论乡村建设的主体、路径与方向——基于湖北省官桥村老年人协会的分析

被引:45
作者
李永萍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文化建设; 老年人协会; 组织农民; 乡村振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 [中、老年];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0302 ;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市场化和农民城市化改变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基础。传统乡村秩序逐渐解体,乡村社会活力渐趋衰退。老年人日益成为乡村社会的主体,这一现象定义了乡村建设的需求和空间。农村老年人协会回应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需求,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考察湖北省官桥村老年人协会的建设实践,笔者发现老年人协会建设的资源输入、村庄本位、组织动员和文化导向等机制激发了村庄社会的内生活力和农民的主体性,承载了乡村建设的意义。老年人协会不仅增进了老年人群体的福利,还辐射至村庄社会,促进了村庄社会整合与公共秩序再生产。因此,农村老年人协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心化和老龄化导致的农村社会资本流失和文化生活凋敝,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奠定了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因此,需要正视乡村社会转型的实践过程,从农村老龄化和经济空心化的基础出发,坚持底线思维和农民本位,探索符合农民主体需求的乡村建设道路,这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   乡村振兴下传统村落的共生性发展研究——基于江苏S县的分析 [J].
詹国辉 ;
张新文 .
求实, 2017, (11) :71-84
[3]   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 [J].
赵旭东 ;
孙笑非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1) :119-127+148
[6]   “乡贤”的历史发展与近代突变——兼论新乡贤建设应汲取的历史经验教训 [J].
任九光 .
教育文化论坛, 2016, 8 (03) :123-130
[7]   乡土重建:可能抑或怀旧情结 [J].
陆益龙 .
学海, 2016, (03) :38-45
[8]   婚变:农村妇女婚姻主导权与家庭转型——关中J村离婚调查 [J].
李永萍 ;
杜鹏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05) :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