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三江构造带西部腾冲地块内印支期岩浆热事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0
作者
李化启 [1 ]
许志琴 [1 ]
蔡志慧 [1 ]
唐哲民 [1 ]
杨梅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上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腾冲地块;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印支期造山带; 构造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构造带中的澜沧江-昌宁-孟连带及其以东的区域被认为是典型的古特提斯构造域,而构造带西部的腾冲地块则更多的被认为处于雅鲁藏布-密支那/怒江新特提斯的影响之下,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时段内一直被认为属于稳定的台地型陆表海环境。然而,本文的研究确证腾冲地块内存在印支期(219~206Ma)的中酸性岩浆岩,表明腾冲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并不是简单的被动大陆边缘,其内部存在丰富的海西-印支期的岩浆活动的记录。这些岩浆事件与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的拉萨地体腹地和藏东波密地区的同时代岩浆热事件可以对比,说明拉萨地体内新发现的以松多榴辉岩带为代表的印支期造山带的影响范围已向南延伸并直达滇西的腾冲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165 / 21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滇西腾冲-梁河地区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杨启军
    徐义刚
    黄小龙
    罗震宇
    石玉若
    [J]. 岩石学报, 2009, 25 (05) : 1092 - 1104
  • [2] 滇西保山地块中-晚二叠世地层划分、对比的现状和问题
    金小赤
    黄浩
    沈阳
    王义昭
    [J]. 地球学报, 2008, (05) : 533 - 541
  • [3]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的大洋俯冲型榴辉岩:古特提斯洋盆的残留?
    杨经绥
    许志琴
    李天福
    李化启
    李兆丽
    任玉峰
    徐向珍
    陈松永
    [J]. 地质通报, 2007, (10) : 1277 - 1287
  • [4] 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多样性及其构造环境判别的复杂性
    韩宝福
    [J]. 地学前缘, 2007, (03) : 64 - 72
  • [5] 冈底斯印支期造山事件:花岗岩类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成因证据
    张宏飞
    徐旺春
    郭建秋
    宗克清
    蔡宏明
    袁洪林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2) : 155 - 166
  • [6] 单颗粒锆石的20μm小斑束原位微区LA-ICP-MS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
    柳小明
    高山
    第五春容
    袁洪林
    胡兆初
    [J]. 科学通报, 2007, (02) : 228 - 235
  • [7]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构造特征与变形规律
    朱光
    徐佑德
    刘国生
    王勇生
    谢成龙
    [J]. 地质科学, 2006, (02) : 226 - 241+255
  • [8]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古新世以来多期活动的构造和年代学证据
    张进江
    钟大赉
    桑海清
    周勇
    [J]. 地质科学, 2006, (02) : 291 - 310+369
  • [9] 印度-欧亚侧向碰撞带构造-岩浆演化的动力学背景与过程——以藏东三江地区构造演化为例
    刘俊来
    宋志杰
    曹淑云
    翟云峰
    王安建
    高兰
    修群业
    曹殿华
    [J]. 岩石学报, 2006, (04) : 775 - 786
  • [10] 宁中白云母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刘琦胜
    江万
    简平
    叶培盛
    吴珍汉
    胡道功
    [J]. 岩石学报, 2006, (03) : 643 - 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