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4
作者
邢春娜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空间差异; 离差; 人均GDP; 工业化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三大地区能源消费水平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过程]首先,选取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利用离差指标将省际人均能源消费总差异分解为东、中、西部地区间和地区内部差异;其次,运用结构分解模型考察人均GDP、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工业化率对能源消费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空间差异主要来自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差异;人均GDP能够解释空间差异的50%以上,三个影响因素对地区内部能源消费差异的贡献率随时间动态变化。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缩小能源消费空间差异重在平衡地区内部差异,应从监管、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等方面缩小能源消费空间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关系的实证检验 [J].
李力春 .
统计与决策, 2017, (13) :140-143
[2]   基于泰尔指数的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及贡献度研究 [J].
刘满芝 ;
刘贤贤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 2017, (02) :1-9
[3]   中国省际能源消费的空间相依、动态演进及其机制转换 [J].
周建 ;
陈娟 .
南方经济, 2017, (01) :50-65
[4]   区域产业转移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 [J].
李雪慧 .
当代财经, 2016, (11) :3-13
[5]   中国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马晓钰 ;
李强谊 .
工业技术经济, 2014, 33 (10) :114-124
[6]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协整分析 [J].
张传平 ;
周倩倩 .
中国能源, 2013, 35 (03) :35-38+15
[7]   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地区差距的发展与解释——基于Shapley值分解方法 [J].
李博 ;
李清彬 .
资源科学, 2013, 35 (06) :1194-1201
[8]   中国能源消费水平空间差异及成因研究 [J].
曹俊文 .
统计研究, 2012, 29 (10) :59-63
[9]   工业化、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基于中国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伟 ;
张金锁 ;
袁显平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27 (01) :60-66
[10]  
基于STRIPAT模型的上海市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 姜磊,季民河.上海环境科学. 201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