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对比

被引:36
作者
余星 [1 ,2 ]
陈汉林 [1 ]
杨树锋 [1 ]
厉子龙 [1 ]
王清华 [1 ,3 ]
林秀斌 [1 ]
徐岩 [1 ]
罗俊成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玄武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幔柱;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西部地区发育了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分别形成于280Ma左右和258~260Ma。对比两个大火成岩省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塔里木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Fe2O3=15.29%~17.97%,大于10%,比MORB富铁,指示其深源以及地幔柱源特征,为典型的溢流玄武岩。稀土元素比值显示其落在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组成的原始地幔熔融线上,表明该玄武岩是在厚的岩石圈下由异常热的地幔经低部分熔融形成的。微量元素特征比值分析,揭示了塔里木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一样,可能起源同一个来自于核幔边界的超级地幔柱,它们很可能是塔里木板块和扬子板块在二叠纪北向漂移过程中先后穿越同一个超级地幔柱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492 / 14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大火成岩省是地幔柱作用引起的吗? [J].
张招崇 ;
董书云 .
现代地质, 2007, (02) :247-254
[2]   塔里木盆地巴楚小海子二叠纪超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杨树锋 ;
余星 ;
陈汉林 ;
厉子龙 ;
王清华 ;
罗俊成 .
岩石学报, 2007, (05) :1087-1096
[3]   地幔柱大辩论及如何验证地幔柱假说 [J].
徐义刚 ;
何斌 ;
黄小龙 ;
罗震宇 ;
朱丹 ;
马金龙 ;
邵辉 .
地学前缘, 2007, (02) :1-9
[4]   塔里木板块早—中二叠世玄武质岩浆作用的沉积响应 [J].
陈汉林 ;
杨树锋 ;
王清华 ;
罗俊成 ;
贾承造 ;
魏国齐 ;
厉子龙 ;
何光玉 ;
胡安平 .
中国地质, 2006, (03) :545-552
[5]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西部苦橄岩及其共生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地幔柱头部熔融的证据 [J].
张招崇 ;
John J Mahoney ;
王福生 ;
赵莉 ;
艾羽 ;
杨铁铮 .
岩石学报, 2006, (06) :1538-1552
[6]   塔里木二叠纪石英正长斑岩岩墙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J].
杨树锋 ;
厉子龙 ;
陈汉林 ;
肖文交 ;
余星 ;
林秀斌 ;
施锡桂 .
岩石学报, 2006, (05) :1405-1412
[7]   峨眉山地幔柱上升的沉积响应及其地质意义 [J].
何斌 ;
徐义刚 ;
肖龙 ;
王雅玫 ;
王康明 ;
沙绍礼 .
地质论评, 2006, (01) :30-37
[8]   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岩浆作用过程及地球动力学意义附视频 [J].
杨树锋 ;
陈汉林 ;
冀登武 ;
厉子龙 ;
董传万 ;
贾承造 ;
魏国齐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4) :504-511
[9]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和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地球化学物征的比较及其成因启示 [J].
张招崇 ;
王福生 ;
郝艳丽 ;
John J.Mahoney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1) :12-20
[10]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高钛玄武岩”和“低钛玄武岩”成因探讨 [J].
郝艳丽 ;
张招崇 ;
王福生 ;
John J.MAHONEY .
地质论评, 2004, (06) :587-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