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职住空间特征及评价

被引:6
作者
胡娟
朱丽霞
罗静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职住空间; 职住特征; 职住空间匹配;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4.03.038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武汉市统计年鉴和2011年的问卷调查,利用ArcGIS工具,采用相关空间分析方法,构建总量职住比、独立系数、外出通勤率和外来通勤率的综合职住指标体系,对武汉市职住空间特征和职住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以向心城镇化发展为主,人口和就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内;城市居住以中央活动区为中心呈现出向外居住用地比重逐渐降低的特征;就业表现出向心集聚的单中心结构,次级就业中心还未形成,但就业聚集区开始向外扩散;虽然武汉市具有形成多中心结构的地理基础,但当前单中心城市结构特征明显;城市通勤以步行和传统公共交通为主,大多组团通勤都发生在邻近组团内;主城区职住失衡状况不明显;新城组群独立性较强,与中心城区联系松散。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职住平衡的研究回顾及观点综述 [J].
孟晓晨 ;
吴静 ;
沈凡卜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6) :23-28+35
[2]   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 [J].
刘志林 ;
张艳 ;
柴彦威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9) :110-117
[3]   空间错位理论研究进展与方法论评述 [J].
刘志林 ;
王茂军 ;
柴彦威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1-6
[4]   职住平衡对通勤交通的影响分析——对一个传统城市规划理念的实证检验 [J].
孙斌栋 ;
李南菲 ;
宋杰洁 ;
吴晓松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6) :55-60
[5]   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柴彦威 ;
张艳 ;
刘志林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157-166
[6]   职住分离的度量方法与空间组织特征——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对职住分离的影响为例 [J].
赵晖 ;
杨军 ;
刘常平 ;
王珂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2) :198-204
[7]   北京市职住空间错位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就业可达性与通勤时间的讨论 [J].
刘志林 ;
王茂军 .
地理学报, 2011, 66 (04) :457-467
[8]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J].
刘碧寒 ;
沈凡卜 .
人文地理, 2011, 26 (04) :40-47
[9]   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分布与空间结构演化 [J].
孙铁山 ;
王兰兰 ;
李国平 .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829-840
[10]  
The impact of spatial mismatch on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Thompson,M.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