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评判准则研究

被引:91
作者
王建华
翟正丽
桑学锋
李海红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评判标准; 承载状况;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70377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随着社会用水和排泄强度的不断增大,水资源数量和质量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约束因子,也是影响水资源承载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水环境综合角度,基于"量、质、域、流"四大方面构建水资源承载力"四层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水资源承载状况的评价标准、评判方法和水资源承载类型的划分方法,为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和状态诊断提供方法支撑。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开展现状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分析,研究表明:天津市在入境和本地水总水量35.98亿m3、生态补水2.8亿m3、出境水量12.95亿m3、污水一级A出水COD水质标准的情况下,天津市水量承载力区间为1 686万1 772万人,水质承载力区间为1 169万1 393万人,水资源承载力区间为1 169万1 393万人,均值1 281万人;天津市水资源承载状况属于水资源超载区,类型为水质超承载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23 / 10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承载力视域下的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认知解析 [J].
王建华 ;
何凡 .
中国水利, 2016, (23) :34-35+40
[2]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J].
周惠成 ;
柴智平 ;
何斌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 9 (02) :46-51+59
[3]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分析 [J].
赵建世 ;
王忠静 ;
秦韬 ;
李海红 .
水利学报, 2008, (06) :647-651+658
[4]   中国水资源对发展的承载能力研究 [J].
谢高地 ;
周海林 ;
甄霖 ;
鲁春霞 ;
肖玉 .
资源科学, 2005, (04) :2-7
[5]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资产负债分析方法 [J].
刘丙军 ;
邵东国 .
水科学进展, 2005, (02) :250-254
[6]   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J].
王浩 ;
秦大庸 ;
王建华 ;
李令跃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151-159
[7]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GPPIM [J].
郦建强 ;
陆桂华 ;
杨晓华 ;
杨志峰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4
[8]   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 [J].
张丽 ;
董增川 ;
张伟 .
水利学报, 2003, (10) :108-112+118
[9]   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 [J].
夏军 ;
朱一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62-269
[10]   新疆水资源及其承载能力和开发战略对策 [J].
新疆水资源软科学课题研究组 .
水利水电技术, 1989, (06)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