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天水尹道寺中生代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23
作者
徐学义 [1 ]
王洪亮 [1 ]
陈隽璐 [1 ]
宿晓红 [2 ]
武鹏 [2 ]
高婷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长安大学
关键词
流纹岩; 岩石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印支末期; 西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天水尹道寺酸性火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本区酸性火岩熔岩均为流纹岩,SiO2、Na2O+K2O含量高,TiO2含量低,主体为亚碱性系列,轻稀土高度富集,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模式及洋中脊玄武岩标准化分配模式分别与大陆板内火山岩或大陆板内花岗岩的分配模式一致,Ba、Sr、P、Ti显著亏损。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揭示了流纹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印支末期(211Ma)。流纹岩具有富集放射性Pb同位素的特点,其源区可能为北秦岭基底岩石。依据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对比研究,认为流纹岩浆为地壳下部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物质可能为下元古界秦岭岩群中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源区的残留物主体可能为斜长石,含有角闪石,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的碱性长石和黑云母的分离结晶。印支末期秦岭地区处于由陆内碰撞造山阶段开始向深部地幔调整和岩石圈减薄阶段转变,特殊的构造背景使得陆内挤压、剪切走滑和推覆构造较为发育,西秦岭尹道寺地区特定的构造背景与断裂构造的结合,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流纹岩浆喷发。
引用
收藏
页码:2845 / 28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青藏高原东北缘伯阳地区第三系流纹岩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J].
赖绍聪 ;
张国伟 ;
秦江锋 ;
李永飞 ;
刘鑫 .
地学前缘, 2006, (04) :212-220
[2]   西秦岭天水地区新生代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裴先治 ;
丁仨平 ;
胡波 ;
李勇 ;
郭俊锋 ;
李佐臣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4, (03) :227-235
[3]   西秦岭礼县地区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王建 ;
李建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3, (01) :11-19
[4]   甘肃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火山作用及其构造含义 [J].
喻学惠 ;
莫宣学 ;
Martin FLOWER ;
苏尚国 ;
赵欣 .
岩石学报, 2001, (03) :366-377+508
[5]   一种可能的多陆块、小洋盆、弱俯冲的动力学特征及其花岗岩演化特点——以秦岭造山带核部花岗岩为例 [J].
王涛 ;
张国伟 ;
王晓霞 ;
李伍平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17-25
[6]   甘肃西秦岭新生代碱性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喻学惠 ;
张春福 .
地学前缘, 1998, (04) :138-146
[7]   秦岭杂岩牛角山花岗质片麻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涛 ;
李伍平 ;
王晓霞 .
中国区域地质, 1998, (03) :39-42
[8]   秦岭杂岩中花岗质片麻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王晓霞 ;
王涛 ;
李伍平 .
矿物岩石, 1997, (03) :77-83
[9]   东秦岭造山带花岗岩类长石铅同位素组成及其构造学意义 [J].
张宏飞 ;
张本仁 ;
赵志丹 ;
骆庭川 ;
陈岳龙 .
地质学报, 1997, (02) :142-149
[10]   秦岭印支期沙河湾奥长环斑花岗岩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卢欣祥 ;
董有 ;
常秋岭 ;
肖庆辉 ;
李晓波 ;
王晓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4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