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社群对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的影响及其治理

被引:19
作者
杨嵘均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网络虚拟社群; 政治文化; 政治生态; 治理;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7.05.008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由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交融而型构的虚拟文化及其内在结构的冲突,既有可能推动现实社会问题及结构性矛盾的解决,也有可能造成现实社会的失序和混乱。从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的哲学视角审视,其对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政治生态的变迁,既可以产生促进或聚合其发展与变迁的同化作用,也可以起到阻碍或消解其发展与变迁的异化作用。对于其阻碍或消解政治文化健康发展以及政治生态正向变迁的异化影响,应该采取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模式,即采取网络虚拟社会的自我管理、国家或政府对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与现实社会治理的统一及其相互作用的协同治理策略,以促进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良性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1]   Assessing network-based collaborations [J].
Head, Brian W. .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2008, 10 (06) :733-749
[12]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Is it worth the effort? [J].
Irvin, RA ;
Stansbury, J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4, 64 (01) :55-65
[13]   Partnership arrangements: Governmental rhetoric or governance scheme? [J].
Teisman, GR ;
Klijn, EH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2, 62 (02) :197-205
[14]  
公民文化.[M].(美) 阿尔蒙德; 著.商务印书馆.2013,
[15]  
阅读杜威.[M].(美) 希克曼;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6]  
网络.[M].蔡文之;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7]  
比较政治学.[M].(美) 阿尔蒙德; (美) 鲍威尔; 著.东方出版社.2007,
[18]  
寻找政治.[M].(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nam)著;洪涛;周顺;郭台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9]  
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渠敬东著;.上海三联书店.2006,
[20]  
敏感的主体.[M].(斯洛文) 齐泽克 (Zizek;S.) ;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