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沉积岩古流向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19
作者
裴军令 [1 ]
孙知明 [1 ]
李海兵 [2 ]
司家亮 [2 ]
潘家伟 [2 ]
刘静 [1 ]
刘雪刚 [3 ]
赵越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3] 武警黄金第八支队
关键词
古流向; 磁化率各向异性; 晚新生代; 西昆仑; 隆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流向的确定是重建沉积物来源及沉积过程的有效方法,而磁化率各向异性作为古流向恢复的可靠信息载体在室内沉积实验和具体工作中已得到认可。本文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柯克亚剖面晚新生代地层乌恰群、阿图什组和西域组80块样品开展了磁组构研究,磁面理与磁线理图、磁化率各向异性度与磁化率椭球体形状因子图直观地说明研究对象均具有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的特点,代表了原生沉积组构特征。柯克亚剖面乌恰群、阿图什组和西域组的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则恢复了三个时期的古流向。古流向在不同时期的变迁显示了重要的青藏高原西北缘的隆升信息。乌恰群与阿图什组、阿图什组与西域组之间的古流向的改变反映出西昆仑山北缘具有西早东晚的构造隆升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613 / 16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
    潘家伟
    李海兵
    Jerome Van Der Woerd
    孙知明
    裴军令
    Laurie Barrier
    司家亮
    [J]. 地质通报, 2007, (10) : 1368 - 1379
  • [2] 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的隆升特征——来自西昆仑山前盆地的沉积学证据
    司家亮
    李海兵
    Laurie BARRIER
    Jerome VAN DER WOERD
    孙知明
    裴军令
    潘家伟
    [J]. 地质通报, 2007, (10) : 1356 - 1367
  • [3] 青藏高原西北缘高原面与陡坡地貌形成过程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约束
    黎敦朋
    赵越
    胡健民
    万景林
    李新林
    周小康
    杜少喜
    潘燕兵
    裴军令
    [J]. 岩石学报, 2007, (05) : 900 - 910
  • [4] 阿尔金断裂带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隆升的制约
    李海兵
    杨经绥
    许志琴
    孙知明
    Paul TAPPONNIER
    Jerome VAN DER WOERD
    AnneSophie MERIAUX
    [J]. 地学前缘, 2006, (04) : 59 - 79
  • [5] 西昆仑山前晚新生代构造活动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隆升
    王永
    李德贵
    肖序常
    迟振卿
    闵隆瑞
    王军
    王彦斌
    [J]. 中国地质, 2006, (01) : 41 - 47
  • [6] 新疆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I地层学与岩石学证据
    郑洪波
    KatherineButcher
    ChrisPowell
    [J]. 沉积学报, 2002, (02) : 274 - 281
  • [7] 新生代西昆仑隆升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记录
    金小赤
    王军
    陈炳蔚
    任留东
    [J]. 地质学报, 2001, (04) : 459 - 467+582
  • [8] 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域组的底界、时代、成因与变形过程的初步研究
    陈杰
    尹金辉
    曲国胜
    张克旗
    [J]. 地震地质, 2000, (S1) : 104 - 116
  • [9] 用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构造变形的几个问题
    张拴宏
    周显强
    刘喜方
    [J]. 矿物岩石, 1999, (04) : 93 - 97
  • [10] 磁组构研究现状
    潘永信
    朱日祥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8, (01) : 53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