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自然质量与景观指数耦合研究

被引:7
作者
潘洪义 [1 ,2 ]
朱晚秋 [1 ,2 ]
崔绿叶 [1 ,2 ]
李竹青 [1 ,2 ]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关键词
耕地自然质量; 空间分布; 景观指数; 空间自相关; 耦合性;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7.8.027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S159 [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方法】本文以Arc GIS10.1及其插件Patch Analyst为技术平台,对蒲阳镇在不同海拔高度下耕地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数据为基础,结合SPSS和Geo Da软件,进一步探讨了耕地自然质量与景观指数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1)蒲阳镇耕地随海拔升高而斑块数量减少,平均规模变大,破碎化程度越低;这是因为海拔较低的区域地形相对平坦,人类耕作便利,生产活动频繁。(2)耕地自然质量与景观格局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耕地自然质量与斑块数呈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与景观百分比存在极弱的负相关性,仅-0.178;耕地自然质量与斑块平均大小、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均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3)耕地自然质量与景观格局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性,斑块数量与耕地自然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局部空间的相似集聚性,景观百分比、斑块平均大小和平均斑块形状指数与耕地自然质量则呈现局部空间异质性,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单元主要集中分布于蒲阳镇南部、北部以及西北方向。【结论】景观指数随着海拔变化出现规律性变化,耕地自然质量与各景观指数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二者呈现出空间同质性与异质性并存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854 / 18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北京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J].
阳文锐 .
生态学报, 2015, 35 (13) :4357-4366
[2]   城市景观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J].
魏丽燕 ;
马晶 .
地理空间信息, 2014, (06) :42-44+2
[3]   基于遥感的湿地景观格局季相分析 [J].
谢静 ;
王宗明 ;
任春颖 .
生态学报, 2014, 34 (24) :7149-7157
[4]   近40年来贵州普定典型喀斯特高原景观格局变化 [J].
秦罗义 ;
白晓永 ;
王世杰 ;
周德全 ;
罗光杰 ;
张斯屿 ;
李盼龙 ;
李月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12) :3349-3357
[5]   大围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格局的高程分异研究 [J].
邓必平 ;
吕勇 ;
程玉娜 ;
吕飞舟 .
浙江林业科技, 2014, 34 (06) :10-14
[6]   石羊河下游民勤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J].
陈杰 ;
杨太保 ;
何毅 .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 (06) :251-255
[7]  
水田化进程中的富锦市耕地景观格局演化规律[J]. 杜国明,潘涛,尹哲睿,董金玮.应用生态学报. 2015(01)
[8]   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级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钱凤魁 ;
董婷婷 ;
王秋兵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06) :766-770
[9]   安徽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 [J].
孟欢欢 ;
李同昇 ;
于正松 ;
李飞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144-148+185
[10]   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的尺度特征与耦合方法 [J].
傅伯杰 ;
徐延达 ;
吕一河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7) :67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