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归一化法的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预测模型

被引:30
作者
刘娟
熊淑萍
杨阳
翟清云
王严峰
王静
马新明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省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分蘖力; 密度; 干物质积累;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讨基于归一化法的不同分蘖力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预测模型和参数特征,实现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的有效预测,以3个分蘖力不同的小麦品种(豫麦49-198、兰考矮早8和偃展4110)为材料,对3个密度(75、225和375万株/hm2)下的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成穗率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偃展4110)的干物质重均以375万株/hm2密度最高,而分蘖力高成穗率低的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以225万株/hm2最高。建立的基于相对干物质积累量和相对积温的干物质积累预测模型中最佳模型方程式为y=1.1435/(1+e0.2776-4.6558 x)1/0.1130,r=0.9927,可较好地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模拟。通过对小麦干物质积累模型的特征参数分析发现,干物质积累过程可划分为前、中和后期3个阶段,且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与最终干物质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对小麦干物质重的稳定和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512 / 55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作物模型发展探讨 [J].
曹宏鑫 ;
赵锁劳 ;
葛道阔 ;
刘永霞 ;
刘岩 ;
孙金英 ;
岳延滨 ;
张智优 ;
陈煜利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7) :3520-3528
[2]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及其模型的建立 [J].
李向岭 ;
赵明 ;
李从锋 ;
葛均筑 ;
侯海鹏 ;
李琦 ;
侯立白 .
作物学报, 2010, 36 (12) :2143-2153
[3]   作物发育期积温计算方法及其稳定性 [J].
肖静 ;
李楠 ;
姜会飞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 31 (02) :64-67
[4]  
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定量模拟.[J].李艳大;汤亮;陈青春;张玉屏;曹卫星;朱艳;.应用生态学报.2010, 06
[5]   不同株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对氮肥响应的动态分析 [J].
李国强 ;
汤亮 ;
张文宇 ;
曹卫星 ;
朱艳 .
作物学报, 2009, 35 (12) :2258-2265
[6]   黄淮麦区水、旱生态型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研究 [J].
吴少辉 ;
段国辉 ;
高海涛 ;
张学品 ;
温红霞 ;
余四平 ;
马飞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9, (06) :1015-1021
[7]   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期茎蘖生理特性的影响 [J].
郭天财 ;
盛坤 ;
冯伟 ;
徐丽娜 ;
王晨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29 (02) :350-355
[8]   小麦、玉米粒重动态共性特征及其最佳模型的筛选与应用 [J].
付雪丽 ;
赵明 ;
周宝元 ;
崔国美 ;
丁在松 .
作物学报, 2009, 35 (02) :309-316
[9]   作物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的构建及生长特性分析 [J].
侯玉虹 ;
陈传永 ;
郭志强 ;
侯立白 ;
董志强 ;
赵明 .
玉米科学, 2008, 16 (06) :90-95
[10]   紫外辐射胁迫下小麦干物质生产和积累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J].
吴荣军 ;
郑有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 (06) :2325-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