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驱替盲端类剩余油的微观实验

被引:6
作者
李希明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盲端; 剩余油; 微生物; 聚合物; 气体; 生物气;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3.029
中图分类号
TE357.9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通过微观仿真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微生物对不同直径盲端内剩余油的驱替作用,比较了微生物、气体和聚合物对水驱后盲端类剩余油的不同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气能够进入盲端,置换出水、气和聚合物溶液不能驱替出的盲端内剩余油。微生物驱具有独特的驱替出盲端类剩余油的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2+117 +1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均质储层模型微观水驱油实验 [J].
陈霆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4) :72-75+116
[2]   亲油岩石壁面残余油膜的微观驱替机理 [J].
张立娟 ;
岳湘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79-82+85+108
[3]   聚合物溶液在驱油过程中对盲端类残余油的弹性作用 [J].
夏惠芬 ;
王德民 ;
王刚 ;
孔凡顺 .
石油学报, 2006, (02) :72-76
[4]   用荧光分析方法研究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变化 [J].
宋考平 ;
李世军 ;
方伟 ;
吴家文 ;
穆文志 .
石油学报, 2005, (02) :92-95
[5]   用岩心磨片荧光分析研究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微观分布——以大庆油田葡Ⅰ组为例 [J].
李洁 ;
谭艳宜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64-66+85
[6]   聚合物溶液及三元复合体系驱替盲端油的微观机理 [J].
刘中春 ;
岳湘安 ;
侯吉瑞 ;
张立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6) :58-61+1
[7]   产气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微观实验研究 [J].
俞理,于大森 .
油田化学, 1994, (02) :149-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