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冬麦区部分区域小麦品种构成及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25
作者
关二旗 [1 ]
魏益民 [1 ]
张波 [1 ]
郭进考 [2 ]
张国权 [3 ]
刘彦军 [2 ]
罗勤贵 [3 ]
班进福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重点实验室
[2]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品种构成; 品质性状; 质量调查; 黄淮麦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定点农户调查和田间采样分析,了解黄淮麦区主产区小麦生产的品种构成及小麦品质性状,为小麦品种选育和食品加工业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夏收时在陕西、河南、河北3省所属9个地市、27个县区、81个乡镇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243份;2009年夏收时在同一区域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242份。统计小麦品种构成,分析小麦样品的籽粒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黄淮麦区调查区域小麦主栽品种数量较多(86个小麦品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种植比例较低(19.8%)。小麦籽粒千粒重(39.5g)、容重(787 g.L-1)、蛋白质含量(14.0%)较高,籽粒硬度大(56%),但沉淀值较低(26.7 mL);除沉淀值和粉质参数外,其它品质性状年际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查地区生产的小麦属硬质、高蛋白质、中强筋产品;该区域具有生产高筋、强筋小麦的潜在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强稳产、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推广,以提高小麦商品粮的质量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区食品加工产业的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59 / 11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豫北地区小麦生产品种的构成及品质性状研究
    关二旗
    魏益民
    张波
    赵宗武
    [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06) : 1148 - 1153
  • [2]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分析
    胡卫国
    赵虹
    王西成
    邱军
    曹廷杰
    曹颖妮
    [J]. 麦类作物学报 , 2010, (05) : 936 - 943
  • [3] 中国主产区小麦在品质区域间的差异
    胡学旭
    周桂英
    吴丽娜
    陆伟
    武力
    李静梅
    王爽
    宋敬可
    杨秀兰
    王步军
    [J]. 作物学报, 2009, 35 (06) : 1167 - 1172
  • [4] 县域优质小麦生产效果分析 Ⅰ.陕西省岐山县小麦生产现状调查[J]. 魏益民,欧阳韶晖,陈卫军,张保军,李世清.麦类作物学报. 2009(02)
  • [5] 县域优质小麦生产效果分析 Ⅲ.陕西省岐山县商品小麦质量调查[J]. 魏益民,张国权,欧阳韶晖,罗勤贵,胡新中.麦类作物学报. 2009(02)
  • [6]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研究
    赵继新
    武军
    陈新宏
    刘强
    董剑
    刘淑会
    程雪妮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2) : 284 - 288
  • [7]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英文)
    刘东涛
    冯国华
    谢佩松
    陈荣振
    刘世来
    王来花
    张会云
    李德民
    王静
    [J].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4) : 643 - 648
  • [8] 水分调控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
    王育红
    姚宇卿
    吕军杰
    李俊红
    张洁
    王聪慧
    丁志强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6) : 25 - 28
  • [9]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分析
    詹克慧
    王林海
    程西永
    许海霞
    董中东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 (04) : 578 - 584
  • [10]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
    何中虎
    晏月明
    庄巧生
    张艳
    夏先春
    张勇
    王德森
    夏兰芹
    胡英考
    蔡民华
    陈新民
    阎俊
    周阳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 1091 -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