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分析

被引:40
作者
胡卫国 [1 ]
赵虹 [1 ,2 ]
王西成 [1 ]
邱军 [3 ]
曹廷杰 [1 ]
曹颖妮 [2 ]
机构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 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 小麦品种; 品质性状; 改良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小麦品质改良状况,对2000-2009年黄淮冬麦区324个区试品种(系)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冬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平均含量较高,黄淮南片冬水组、春水组和黄淮北片水地组三组参试品种在这两个指标上都达到强筋小麦国家审定标准,但面筋强度较差,蛋白质质量不高,表现为稳定时间、沉降值、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性状的值都偏低,特别是黄淮北片在这几个性状值上都低于黄淮南片。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加强了对这4个性状的改良,各性状值稳中有升。因此,当前黄淮麦区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是加强蛋白质质量的改良,使各性状综合平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36 / 9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我国小麦品种现状与管理
    邱军
    廖琴
    孙世贤
    [J]. 中国种业, 2009, (02) : 12 - 15
  • [2]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系谱研究及核心种质利用
    杨春玲
    侯军红
    宋志均
    李晓亮
    李改叶
    [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01) : 27 - 31
  • [3] 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籽粒品质性状研究
    李立群
    张国权
    李学军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 49 - 55+60
  • [4] 山东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系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
    韩启秀
    于经川
    张善勇
    刘兆晔
    赵倩
    [J]. 山东农业科学, 2008, (03) : 7 - 10
  • [5] 我国小麦生产贸易发展变化及其对策建议
    屈宝香
    刘丽军
    周振亚
    张华
    周旭英
    [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09) : 16 - 19
  • [6]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分析
    昝香存
    周桂英
    吴丽娜
    王爽
    胡学旭
    陆伟
    王步军
    [J].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6) : 46 - 49+55
  • [7]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分析
    詹克慧
    王林海
    程西永
    许海霞
    董中东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 (04) : 578 - 584
  • [8] 2003年中国小麦分布及品质状况
    王乐凯
    [J]. 粮食加工, 2004, (04) : 21 - 29
  • [9] 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包和面条品质关系分析
    杨金
    张艳
    何中虎
    阎俊
    王德森
    刘建军
    王美芳
    [J]. 作物学报, 2004, (08) : 739 - 744
  • [10] 黄淮南部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廖平安
    郭春强
    靳文奎
    [J].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4) : 139 -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