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

被引:124
作者
何中虎 [1 ]
晏月明 [2 ]
庄巧生 [1 ]
张艳 [1 ]
夏先春 [1 ]
张勇 [1 ]
王德森 [1 ]
夏兰芹 [1 ]
胡英考 [2 ]
蔡民华 [2 ]
陈新民 [1 ]
阎俊 [1 ]
周阳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籽粒硬度; 贮藏蛋白; 面条品质; 分子标记; 专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包括4个方面,(1)从食品品质—性状—蛋白质—DNA四个层次对中国230份小麦品种的6类49个品质性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建立了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了中国面条标准化实验制作与评价方法,明确了选种指标,建立并验证其分子标记选择体系,还优化并完善面包、北方馒头和饼干的评价方法与选种指标;(2)创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酸性毛细管电泳(A-CE)与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质谱(MS)鉴定方法;发现了与面筋强度直接相关的水溶性蛋白WS-6;改进SDS-PAGE方法,明确了面包和面条对亚基组成的要求。筛选出Glu-B1和Glu-D3位点8个亚基的STS标记,明确了Glu-D3位点亚基与基因的关系;在小麦近缘种中鉴定了15个新亚基,丰富了品质改良的候选基因资源;(3)阐明了从农家种、历史改良品种到目前主栽品种的籽粒硬度演变规律和等位变异特点,发现7个新等位基因,修正硬度形成的分子理论;(4)制定全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为全国品质育种提供了3批亲本。为了更好推动中国小麦品质改良工作的发展,建议加强4个方面的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091 / 11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1] 利用蛋白质组技术鉴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研究.[D].司晓敏.首都师范大学.2005, 04
  • [2] Puroindoline基因对春小麦磨粉及馒头、面条品质的影响
    陈锋
    陈东升
    钱森和
    张艳
    夏先春
    何中虎
    [J]. 作物学报, 2006, (07) : 980 - 986
  • [3] 软质小麦品质性状与酥性饼干品质参数的关系研究
    张岐军
    张艳
    何中虎
    R J Pea
    [J]. 作物学报, 2005, (09) : 1125 - 1131
  • [4] 小麦品种戊聚糖和溶剂保持力遗传变异及其与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钱森和
    张艳
    王德森
    何中虎
    张歧军
    姚大年
    [J]. 作物学报, 2005, (07) : 902 - 907
  • [5] 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SSR标记筛选与验证
    孙道杰
    张立平
    夏先春
    何中虎
    葛秀秀
    徐兆华
    王辉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7) : 1295 - 1299
  • [6] 不同加水量对北方馒头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陈东升
    张艳
    何中虎
    王德森
    Pea R J
    [J]. 作物学报, 2005, (06) : 730 - 735
  • [7] 中国冬播小麦品种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分析
    徐兆华
    张艳
    夏兰芹
    夏先春
    何中虎
    [J]. 作物学报, 2005, (05) : 587 - 591
  • [8] Waxy蛋白缺失对小麦淀粉特性和中国鲜面条品质的影响
    陈东升
    C.Kiribuchi-Otobe
    徐兆华
    陈新民
    周阳
    何中虎
    H.Yoshida
    张艳
    王德森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5) : 865 - 873
  • [9] HMW-GS和LMW-GS组成及1BL/1RS易位对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陈东升
    刘丽
    董建力
    何中虎
    张艳
    刘建军
    王德森
    [J]. 作物学报, 2005, (04) : 414 - 419
  • [10] 中国冬播小麦面粉颗粒度分布及近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技术研究
    陈锋
    Nagamine T
    张艳
    何中虎
    王德森
    Hisashi Yoshida
    [J]. 作物学报, 2005, (03) : 302 -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