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苏嫄 [1 ]
焦菊英 [2 ,3 ]
马祥华 [4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4] 福建省华夏建筑设计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地上生物量; 土壤水分; 降雨; 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讨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选择17个样地8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群落,通过野外定点跟踪观测,运用相关分析法对生物量和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单峰型季节变异特征,最大值出现在7月或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5月份;(2)土壤水分在土层垂直方向上具有3个明显的分层,0—100cm土壤水分活跃层、100—300cm土壤水分相对活跃层和300—500cm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3个层都有规律性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变化最为明显,表现为8月份最大,5月或6月份最小;(3)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0—100cm土层土壤水分对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影响作用逐渐降低;(4)不同植物群落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作用不同,在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物种,以加速整个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的比较研究 [J].
黄德青 ;
于兰 ;
张耀生 ;
赵新全 .
草业学报, 2011, 20 (03) :20-27
[2]   延河流域自然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及其土壤水分效应的比较 [J].
张春梅 ;
焦峰 ;
温仲明 ;
林坤 ;
王信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4) :132-138+146
[3]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J]. 王建国,樊军,王全九,王力.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4]   天然羊草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研究 [J].
王国良 ;
盛亦兵 ;
何峰 ;
万里强 ;
李向林 .
草地学报, 2010, 18 (01) :11-15
[5]   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达乌里胡枝子群落水分特征及生物量研究 [J].
靳淑静 ;
韩蕊莲 ;
梁宗锁 .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29 (03) :542-547
[6]   青海湖北岸草甸草原牧草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 [J].
朱宝文 ;
周华坤 ;
徐有绪 ;
李英年 ;
唐凯 .
草业科学, 2008, 25 (12) :62-66
[7]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系列及其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J].
秦伟 ;
朱清科 ;
刘中奇 ;
卜楠 ;
安彦川 .
干旱区研究, 2008, (04) :507-513
[8]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沿线边缘植被特征初步研究 [J].
贾燕锋 ;
焦菊英 ;
张振国 ;
王宁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4) :39-43+61
[9]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对应分析 [J].
焦菊英 ;
马祥华 ;
白文娟 ;
焦峰 ;
温仲明 .
土壤学报, 2005, (05) :42-50
[10]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刺槐人工林密度与地上生物量效应 [J].
王百田 ;
王颖 ;
郭江红 ;
郑培龙 ;
马丰斌 ;
张华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3)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