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31
作者
蒋思敏 [1 ,2 ]
张青年 [1 ]
陶华超 [1 ]
机构
[1] 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阻力面; 重力模型; 生态网络;
D O I
10.13471/j.cnki.acta.snus.2016.04.025
中图分类号
TU985.2 [中国绿化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构建连接生态斑块的绿地生态网络,有利于以有限的生态用地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选取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境斑块,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潜在生态廊道,构建了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并对生态网络的连接度和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生态网络的网络闭合度、网络点线率和网络连接度高,成本比低;该网络中以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三区交界处的森林公园群为关键生态节点,是北、中、南3部分景观物质交换的重要枢纽;北部森林遍布,生态斑块面积大,廊道阻力普遍较小,而中南部受建设用地阻碍,斑块小而且分散,廊道阻力相应较大;整体上廊道的适宜宽度在100 m以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土地整理规划方法研究.[D].胡海.华中师范大学.2013, 01
[2]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D].王鹏.同济大学.2007, 02
[3]   广州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冲突与生态安全隐患情景分析 [J].
王海鹰 ;
秦奋 ;
张新长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8) :1304-1318
[4]   城市生态网络功能性连接辨识方法 [J].
陈春娣 ;
Meurk DColin ;
Ignatieva EMaria ;
Stewart HGlenn ;
吴胜军 .
生态学报, 2015, 35 (19) :6414-6424
[5]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鞍山市生态网络构建 [J].
张蕾 ;
苏里 ;
汪景宽 ;
程铭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5) :1337-1343
[6]   道路网络对物种迁移及景观连通性的影响 [J].
周圆 ;
张青年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2) :440-446
[7]   深圳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源地综合识别 [J].
吴健生 ;
张理卿 ;
彭建 ;
冯喆 ;
刘洪萌 ;
赫胜彬 .
生态学报, 2013, 33 (13) :4125-4133
[8]   青岛市湿地生态网络评价与构建 [J].
傅强 ;
宋军 ;
毛锋 ;
吴永兴 ;
姚涵 ;
唐剑波 .
生态学报, 2012, 32 (12) :3670-3680
[9]   基于GIS的滇池流域景观格局优化 [J].
刘杰 ;
叶晶 ;
杨婉 ;
郭怀成 ;
于书霞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5) :801-808
[10]   基于生态网络分析的南京主城区重要生态斑块识别 [J].
许文雯 ;
孙翔 ;
朱晓东 ;
宗跃光 ;
李杨帆 .
生态学报, 2012, 32 (04) :26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