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31
作者
蒋思敏 [1 ,2 ]
张青年 [1 ]
陶华超 [1 ]
机构
[1] 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阻力面; 重力模型; 生态网络;
D O I
10.13471/j.cnki.acta.snus.2016.04.025
中图分类号
TU985.2 [中国绿化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构建连接生态斑块的绿地生态网络,有利于以有限的生态用地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选取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境斑块,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潜在生态廊道,构建了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并对生态网络的连接度和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生态网络的网络闭合度、网络点线率和网络连接度高,成本比低;该网络中以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三区交界处的森林公园群为关键生态节点,是北、中、南3部分景观物质交换的重要枢纽;北部森林遍布,生态斑块面积大,廊道阻力普遍较小,而中南部受建设用地阻碍,斑块小而且分散,廊道阻力相应较大;整体上廊道的适宜宽度在100 m以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 [J].
俞孔坚 ;
王思思 ;
李迪华 ;
李春波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189-1204
[22]   济南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 [J].
孔繁花 ;
尹海伟 .
生态学报, 2008, (04) :1711-1719
[23]   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杨芳 ;
贺达汉 .
生态科学, 2006, (06) :564-567
[24]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赵文武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44-1449
[25]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55-60
[26]   生境破碎化对动物种群存活的影响 [J].
武正军 ;
李义明 .
生态学报, 2003, (11) :2424-2435
[27]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J].
王军 ;
傅伯杰 ;
陈利顶 .
资源科学, 1999, (02) :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