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豆地方资源多样性评价及群体表型特点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李艳花 [1 ]
杜成章 [1 ]
陈红 [1 ]
王克晶 [2 ]
王萍 [1 ]
张继君 [1 ]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地方品种; 表型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3.06.011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收集于重庆市的103份大豆地方品种进行了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群体表型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大豆地方种质资源以灰色茸毛、黄粒、褐色脐居多,个体之间数量性状上存在较大变异。主成分分析以3个主成分因子反映了10个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将主要农艺性状归纳成产量因子、生长势因子及子粒因子。聚类分析将103份地方种质资源聚为6个类群,同一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品种表现较为相似,少部分地方品种差异大,品种类群间的表型分化与地理分布既有一定的联系又不绝对相关。利用这些种质选配育种亲本时应关注各类群间性状差异,而不能仅关注地理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025 / 10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重庆不同类型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品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J].
张应 ;
李向华 ;
肖鑫辉 ;
刘洋 ;
张继君 ;
王克晶 .
大豆科学, 2011, 30 (01) :67-72
[2]   国内部分玉米地方品种的品质与农艺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J].
蔡一林 ;
刘志斋 ;
王天宇 ;
黎裕 ;
覃鸿妮 ;
王国强 ;
孙海艳 ;
王久光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 (01) :31-36
[3]   河北省大豆地方品种遗传基础 [J].
杨春燕 ;
闫龙 ;
张孟臣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10 (04) :560-565
[4]   我国中部湖南湖北两省野生大豆种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J].
王瑞珍 ;
赵朝森 ;
程春明 ;
王克晶 ;
李向华 ;
赵现伟 .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2) :1-4
[5]   重庆市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J].
张晓春 ;
张继君 ;
陈红 ;
张志良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4) :58-61
[6]   河北省大豆推广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J].
贾晓艳 ;
张彩英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3) :3310-3315
[7]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大豆品种生物学性状的比较研究 [J].
张玉革 ;
胡绪彬 .
大豆科学, 2004, (03) :178-183
[8]   黄淮夏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崔艳华 ;
邱丽娟 ;
常汝镇 ;
吕文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1) :15-22
[9]   河北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聚类分析 [J].
段会军 ;
张彩英 ;
王省芬 ;
杨春燕 ;
褚素敏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5-9
[10]   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前景 [J].
邱丽娟 ;
常汝镇 ;
孙建英 ;
李向华 ;
许占友 ;
刘立宏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05)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