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部湖南湖北两省野生大豆种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7
作者
王瑞珍 [1 ]
赵朝森 [1 ]
程春明 [1 ]
王克晶 [2 ]
李向华 [2 ]
赵现伟 [1 ]
机构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性状变异; 种群;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09.12.001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数量统计分析对我国中部湖南、湖北两省11个野生大豆种群的9个生育期、形态性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成熟期、分枝数、叶宽、中部茎粗和荚大小外,其余性状在种群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以9个性状为依据的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11个种群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湖北和湖南两省野生大豆的表型主要差异表现在开花期、叶长、叶宽、叶长与叶宽比和基部茎粗等5个性状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淮山药品种(种质)资源营养特性与聚类分析 [J].
韦本辉 ;
甘秀芹 ;
韦威旭 ;
宁秀呈 ;
何虎翼 ;
覃维治 ;
何龙飞 .
广西农业科学, 2008, (05) :596-600
[2]   湖南野生大豆分布现状及性状鉴定初报 [J].
刘宏英 ;
张红 ;
周贤 ;
王克晶 ;
李向华 .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05) :20-21
[3]   北京地区野生大豆天然种群表型结构分析 [J].
严茂粉 ;
李向华 ;
王克晶 ;
刘亚南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 (03) :315-321
[4]   中国野生大豆研究进展 [J].
董英山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4) :394-400
[5]   苦瓜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 [J].
黄如葵 ;
孙德利 ;
张曼 ;
方锋学 ;
罗海玲 .
广西农业科学, 2008, (03) :351-356
[6]   籼稻新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度和相关性以及聚类分析 [J].
魏仙君 ;
周佳民 ;
黄敏 ;
熊昌明 ;
黄万清 ;
王全永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8) :109-112+114
[7]   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研究初报 [J].
陈辉 ;
张文明 ;
胡晨 ;
任冲 ;
姚大年 ;
张磊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6) :11787-11788
[8]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附视频 [J].
许海涛 ;
许波 ;
王友华 ;
王成业 ;
张海申 .
湖南农业科学, 2007, (01) :16-19
[9]   野生大豆天然群体百粒重类型组成与地理分布调查 [J].
王克晶 ;
李向华 ;
张志卫 ;
李福山 ;
曹永生 .
大豆科学, 2005, (04) :243-248
[10]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研究现状与建议 [J].
李向华 ;
王克晶 ;
李福山 ;
严茂粉 .
大豆科学, 2005, (04) :3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