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大豆研究进展

被引:43
作者
董英山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中国野生大豆; 种质资源; 利用; 保护;
D O I
10.13327/j.jjlau.2008.04.020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soja)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具有蛋白含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单株荚数多等优点。自1978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野生大豆种质搜集考察以来,迄今已有整整30年。这30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中国野生大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中简要回顾了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的历史,并对最近10年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引用
收藏
页码:394 / 4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大豆不育细胞质资源的发掘与鉴定 [J].
赵团结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6, (11) :1604-1610
[2]   基于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的野生大豆居群采样策略 [J].
朱维岳 ;
周桃英 ;
钟明 ;
卢宝荣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321-327
[3]   野生大豆CDPK基因保守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J].
才华 ;
朱延明 ;
李杰 ;
柏锡 ;
李勇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2) :159-164
[4]   野生大豆种子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J].
王敏 ;
刘萍 ;
石明旺 ;
王清连 .
生物技术通讯, 2005, (05) :509-511
[5]   黑龙江野生大豆优异资源筛选、评价及利用的研究 [J].
来永才 ;
林红 ;
方万程 ;
姚振纯 ;
齐宁 ;
王庆祥 ;
杨雪峰 ;
李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6) :379-382
[6]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 [J].
杨光宇 ;
王洋 ;
马晓萍 ;
王昱 ;
姜亚伦 .
吉林农业科学, 2005, (02) :61-63
[7]   新考察收集野生大豆与已保存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J].
李向华 ;
田子罡 ;
李福山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4) :345-349
[8]   野生大豆DNA导入小麦及RAPD分子验证 [J].
王秀玲 ;
卢茜 ;
刘君 ;
刘桂琴 ;
岳慧琴 ;
张丰德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37-40
[9]   导入野生大豆DNA小麦后代的农艺性状研究 [J].
吕宪禹 ;
卢茜 ;
刘桂琴 ;
岳惠琴 ;
刘君 ;
徐铁钢 ;
张丰穗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103-105
[10]   利用RAPD与SSR技术进行野生大豆种群内分化的研究 [J].
周晓馥 ;
庄炳昌 ;
王玉民 ;
赵洪琨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2, (04)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