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的野生大豆居群采样策略

被引:34
作者
朱维岳
周桃英
钟明
卢宝荣
机构
[1]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取样策略; 遗传多样性; 小尺度空间结构; 野生大豆; SSR;
D O I
10.15943/j.cnki.fdxb-jns.2006.03.009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筛选了17对SSR引物对山东省垦利黄河口自然保护区野生大豆(G.sojaSieb.etZucc.)居群892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随样本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以SSR的多态性为参照对该居群内的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平均每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为2.88,预期杂合度(He)为0.431,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699,多态位点比率(P)为100%.以计算机模拟方法随机抽取该居群不同个体组成的抽样样本,并计算各样本的多样性指数与样本量变化的回归关系,发现27~52个样本即可达到居群总体多样性水平的95%.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该居群遗传结构的斑块大小约为18 m.该研究为野生大豆居群的合理取样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植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J].
崔艳华 ;
邱丽娟 ;
常汝镇 ;
吕文河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3) :279-284
[2]   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 [J].
金燕 ;
卢宝荣 .
生物多样性, 2003, (02) :155-161
[3]   半野生大豆种质资源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J].
海林 ;
王克晶 ;
杨凯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4) :27-33
[4]   利用RAPD技术进行野生大豆种群内分化的研究 [J].
周晓馥 ;
庄炳昌 ;
王玉民 ;
赵洪琨 .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1, (04) :1-4
[5]   植物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J].
何田华 ;
杨继 ;
饶广远 .
植物学通报, 1999, (06) :636-641
[6]   不同纬度野生大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 [J].
钱吉 ;
陈庠 ;
郑师章 ;
陈燃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208-212
[7]   野生大豆种子库中同工酶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J].
李军 ;
钱波 ;
郑师章 ;
叶培宏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2) :145-149
[8]   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研究 [J].
李军 ;
郑师章 ;
钱吉 ;
任文伟 ;
叶培宏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4) :372-376
[9]   同工酶水平上野生大豆种群内分化的研究 [J].
李军 ;
陶芸 ;
郑师章 ;
周纪纶 .
植物学报, 1995, (09) :669-676
[10]  
Genetic spatial clustering: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of wild soybean ( Glycine soja : Fabaceae)[J] . Yan Jin,Tianhua He,Bao-Rong Lu.Genetica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