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抑郁症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符文彬 [1 ]
马瑞 [1 ]
刘健华 [1 ]
孙健 [1 ]
罗家星 [2 ]
白艳甫 [3 ]
樊凌 [2 ]
粟胜勇 [2 ]
陈海滨 [2 ]
苏临荣 [2 ]
机构
[1]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3]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抑郁症/针灸疗法; 海马/病理学; 海马/超微结构;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11.05.012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抑郁症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盐酸氟西汀,剂量为1.8 mg.kg-1.d-1),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复制抑郁症模型;针刺组大鼠造模后针刺合谷穴和太冲穴,并加电针,每日1次,每次15 min,左右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持续21 d;西药组大鼠造模后给予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持续21 d。应激后22 d以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尼氏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神经元损害严重;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相对较轻,神经元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针刺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所造成的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95 / 498+563 +563-5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重度抑郁症症状缓解前后海马局部一致性研究 [J].
王丽 ;
姚志剑 ;
卢青 ;
刘海燕 ;
陈景旭 ;
卞清涛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 (05) :264-267
[2]   首发抑郁症患者基于体素的脑形态学MRI研究 [J].
孙军 ;
刘含秋 ;
孙华平 ;
张俊海 ;
冯晓源 ;
郭琴 ;
施慎逊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9, 15 (06) :495-499
[3]   抑郁症与正常人静息态脑功能变化对照研究 [J].
谭俊华 ;
姚志剑 ;
韩颖琳 ;
王丽 ;
刘海燕 ;
李宗鸿 ;
刘文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 19 (06) :361-363
[4]   电针对抑郁症大鼠海马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J].
符文彬 ;
刘健华 ;
白艳甫 ;
张鹏 ;
叶家盛 ;
樊凌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 (23) :3038-3042
[5]   应激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
韩明飞 ;
高东 ;
孙学礼 .
华西医学, 2008, (04) :901-902
[6]   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非对称性超微结构的改变 [J].
吴鹤鸣 ;
李静 ;
郭国祯 ;
王晓武 ;
苗霞 ;
王晔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 (01) :9-11+14+171
[7]   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研究 [J].
符文彬 ;
樊莉 ;
朱晓平 ;
何青 ;
王玲 ;
庄礼兴 ;
刘远声 ;
唐纯志 ;
李颖文 ;
严洁 .
针刺研究, 2006, (06) :355-358
[8]   氟西汀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及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附视频 [J].
李鹂 ;
涂自良 ;
杜士明 ;
黄良永 ;
张小乔 .
医药导报, 2006, (04) :280-282
[9]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正穴位与非穴位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 [J].
樊莉 ;
符文彬 ;
蒙昌荣 ;
朱晓平 ;
米建平 ;
李伟雄 ;
文幸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28) :14-16
[10]   针灸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作用 [J].
符文彬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5) :679-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