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激光雷达分析上海地区一次连续浮尘天气过程

被引:12
作者
马井会
顾松强
陈敏
施红
张国琏
机构
[1]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
关键词
浮尘; 激光雷达; 消光系数; PM10; PM2.5; 黑碳(B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P415.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分析2010年3月至20日至3月22日上海地区一次典型的连续浮尘天气过程,利用激光雷达数据资料反演得到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图和垂直廓线图,结合地面气象数据和气溶胶观测资料以及卫星遥感资料,初步得出了此次连续浮尘天气形成的原因。外源性输入和垂直风场分布是导致此次浮尘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大气层结变化决定着浮尘天气发生的强度,当存在接地逆温时,浮尘天气维持,而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决定着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第一次浮尘过程以大颗粒污染为主,且在消光作用中散射性气溶胶的贡献大于吸收性气溶胶,而第二次回流浮尘过程则PM2.5比重上升,吸收性气溶胶对消光系数的贡献与散射性气溶胶大体相当。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珠江三角洲黑碳气溶胶及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 [J].
吴兑 ;
毛节泰 ;
邓雪娇 ;
铁学熙 ;
张远航 ;
曾立民 ;
李菲 ;
谭浩波 ;
毕雪岩 ;
黄晓莹 ;
陈静 ;
邓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1) :1542-1553
[2]   Black carbon aerosols and their radiative propert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J].
Wu Dui ;
Mao JieTai ;
Deng XueJiao ;
Tie Xuexi ;
Zhang YuanHang ;
Zeng LiMin ;
Li Fei ;
Tan HaoBo ;
Bi XueYan ;
Huang XiaoYing ;
Chen Jing ;
Deng Tao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9, 52 (08) :1152-1163
[3]  
Micro-Pulse Lidar Measurements of Aerosol Vertical Structure over the Loess Plateau[J]. HUANG Jian-Ping, HUANG Zhong-Wei, BI Jian-Rong, ZHANG Wu, and ZHANG Lei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8(01)
[4]   激光雷达对一次沙尘天气探测与分析 [J].
郭本军 ;
刘莉 ;
黄丹萍 ;
王玲玲 ;
李学立 .
气象, 2008, (05) :52-57+130
[5]   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及分析 [J].
马井会 ;
张华 ;
郑有飞 ;
孙治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2) :156-164
[6]   西藏那曲与北京郊区对流层气溶胶的微脉冲激光雷达测量 [J].
刘诚 ;
明海 ;
王沛 ;
谢建平 ;
杨辉 ;
赵南京 ;
谢品华 ;
竹内延夫 ;
小池俊雄 .
光子学报, 2006, (09) :1435-1439
[7]   北京城乡结合部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和季节变化 [J].
陈永桥 ;
张逸 ;
张晓山 .
生态学报, 2005, (12) :3231-3236
[8]   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恢复对沙尘暴的降频与减灾潜力分析 [J].
赵光平 ;
陈楠 ;
王连喜 .
生态学报, 2005, (10) :2750-2756
[9]   亚洲沙尘暴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以中国-日本合作研究区为例 [J].
刘志丽 ;
马建文 ;
张国平 ;
周自江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08) :708-711
[10]   北京城市大气混合层与气溶胶垂直分布观测研究 [J].
贺千山 ;
毛节泰 .
气象学报, 2005, (03) :37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