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沿经度梯度变化

被引:93
作者
丁小慧 [1 ,2 ]
罗淑政 [1 ,2 ]
刘金巍 [1 ,2 ]
李魁 [3 ]
刘国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经度梯度; 降雨量; 化学计量学; 呼伦贝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在大尺度上主要受纬度和经度两个因素影响。纬度梯度上温度因子变化对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但是关于经度梯度上降雨因子变化对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研究却较少。选取呼伦贝尔草原,研究经度梯度上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化规律,从经度梯度和养分供给两方面分析植物群落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群落叶片C含量变化范围为440.76—452.72 mg/g,N含量变化范围为17.79—30.88 mg/g,P含量变化范围为1.31—1.71 mg/g;群落叶片C含量、C/N随经度升高显著增加;群落叶片N含量随经度升高显著下降;植物群落P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但是关系不显著;植物群落C、N和P元素总量随着经度升高而显著增加。2)0—10 cm土壤全碳、全氮、全磷、有机碳受降雨量变化和植物群落元素总量影响,随着经度梯度升高而增加;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在经度梯度上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趋势。3)土壤全碳、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与植物群落叶片C、N和P含量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植物群落C、N和P元素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该区土壤有效磷含量(8.13 mg/kg)高于全球平均值(7.65 mg/kg),但植物群落叶片磷含量平均值(1.5 mg/g)低于全球平均值(1.77 mg/g)。通过研究结果推测:植物通过对气候条件的长期适应,群落水平C、N和P含量沿经度梯度形成一定的分布格局;降雨量影响植物群落元素积累的总量,从而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植物叶片P含量低的原因并非是由于土壤中磷的供给不足所致,而是植物对环境长期适应形成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3467 / 34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内蒙古草地叶片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 [J].
耿燕 ;
吴漪 ;
贺金生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1, (01) :1-8
[2]   福建县级区域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J].
孔庆波 ;
章明清 ;
姚宝全 ;
李娟 ;
张青 .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31 (10) :1686-1691
[3]   褐土区乡镇级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J].
于婧文 ;
周怀平 ;
张建杰 ;
解文艳 ;
关春林 .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 (02) :34-39
[4]   青藏高原草地植物群落冠层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学分析 [J].
杨阔 ;
黄建辉 ;
董丹 ;
马文红 ;
贺金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1) :17-22
[5]   南亚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与土壤中N、P的化学计量特征 [J].
刘兴诏 ;
周国逸 ;
张德强 ;
刘世忠 ;
褚国伟 ;
闫俊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01) :64-71
[6]   呼伦贝尔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郑晓翾 ;
靳甜甜 ;
木丽芬 ;
刘国华 .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30 (06) :74-81
[7]   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J].
王绍强 ;
于贵瑞 .
生态学报, 2008, (08) :3937-3947
[8]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654种植物叶片氮和磷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J].
任书杰 ;
于贵瑞 ;
陶波 ;
王绍强 .
环境科学, 2007, (12) :2665-2673
[9]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草地群落生物量及植被土壤养分效应 [J].
杜峰 ;
梁宗锁 ;
徐学选 ;
山仑 ;
张兴昌 .
生态学报, 2007, (05) :1673-1683
[10]   呼伦贝尔草原生物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郑晓翾 ;
赵家明 ;
张玉刚 ;
吴雅琼 ;
靳甜甜 ;
刘国华 .
生态学杂志, 2007, (04) :5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