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京津冀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45
作者:

史印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候中心

谷永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候中心

林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候中心
机构:
[1] 河北省气候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高温天气;
时空分布;
环流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961—2007年165个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高温天气的年代际变化与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6、7月份,大于37℃的强高温天气和大于40℃的极端高温天气90%以上都出现在这一时段;(2)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出现次数和同期降水量成反相关关系;干旱年份高温天气出现较多,降水偏多年份高温天气出现较少;(3)高温天气较多和较少年份北半球500hPa环流形势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同期,前期也有明显的反映,前期环流的明显差异为预测高温天气的出现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华北地区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特征的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3) : 453 - 46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我国东部三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原因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5, (05) : 829 - 835张尚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张海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徐祥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张德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廖要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宋艳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
- [3] 华北主要城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评估方法[J]. 地理学报, 2004, (03) : 383 - 390张尚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宋艳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张德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王守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 [4] 石家庄极端冷暖天气气候事件及其与气候变暖[J]. 气象科技, 2004, (02) : 76 - 80+85连志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石家庄
- [5] 石家庄高温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流程[J]. 气象, 2003, (10) : 17 - 21连志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王丽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
- [6] 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和2008夏季奥运会[J]. 气象, 2003, (09) : 23 - 27+33王迎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城市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宁夏高、低温天气及环流特征的初步分析[J]. 高原气象, 2003, (04) : 416 - 421陈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陈豫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彭维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 [8] 石家庄的高温闷热天气[J]. 气象, 2001, (09) : 23 - 25+30赵世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车少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
- [9] 福建省夏季高温成因分析[J]. 气象, 2001, (09) : 26 - 30邹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福州周信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福州林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福州朱艳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福州高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福州
- [10] 华北和北京的酷暑天气 I.历史概况及个例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4) : 323 - 333谢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崔继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刘海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