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被引:11
作者
王慕文
卢二坡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关键词
外表歧视; 劳动力就业; 就业能力; 性别差异;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18.05.09
中图分类号
C913.2 [职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所谓"颜值",顾名思义,是坊间用来衡量人们外貌美丑的指标。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中"受访者外貌评价"指标作为颜值变量,探讨了颜值对就业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颜值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就业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用工具变量估计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在影响机制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对男性而言,颜值越高的男性具有更好的就业素质和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但是这两种机制对女性并不适用。另外,雇主偏好和歧视是颜值对就业产生作用的又一重要机制。由此可知,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中,外表条件已成为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而外表歧视现象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 [J].
乐君杰 ;
胡博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7, (04) :66-76+127
[2]   劳动力市场中容貌歧视的学历纠正效应研究 [J].
杨园争 ;
方向明 ;
郑晓冬 .
南方经济, 2017, (03) :71-98
[3]   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劳动收入回报的影响 [J].
黄国英 ;
谢宇 .
中国青年研究, 2017, (02) :56-64+97
[4]   美貌者进入了高收入职业吗? [J].
费舒澜 .
劳动经济研究, 2016, 4 (06) :92-106
[5]   长得好有高收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相貌歧视问题研究 [J].
刘一鹏 ;
郑元 ;
张川川 .
经济评论, 2016, (05) :83-95
[6]   非认知技能、心理特征与性别工资差距 [J].
郑加梅 ;
卿石松 .
经济学动态, 2016, (07) :135-145
[7]   倾向指数匹配方法: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问题 [J].
赵西亮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11) :133-147
[8]   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J].
周广肃 ;
樊纲 ;
申广军 .
管理世界, 2014, (07) :12-21+51+187
[9]   非认知能力对个人收入影响的研究述评 [J].
程飞 .
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9) :33-38
[10]   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美貌经济学”:身材重要吗? [J].
江求川 ;
张克中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98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