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的土壤酶学及微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裴鹏刚 [1 ]
张均华 [1 ,2 ]
朱练峰 [1 ]
禹盛苗 [1 ]
胡志华 [1 ]
金千瑜 [1 ]
机构
[1]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
[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秸秆还田作为构建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对维持农田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状况与秸秆还田量、还田模式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到秸秆介入农田土壤后的分解转化,深入研究秸秆还田的土壤酶学及微生物学效应,揭示其培肥土壤的生物学机制对实现农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状况对秸秆介入的响应,探讨了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生物学机制。在此基础上,对秸秆还田的土壤酶学及微生物学效应研究作了一定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溶解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J].
汤宏 ;
沈健林 ;
张杨珠 ;
刘杰云 ;
王聪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1) :240-246
[2]  
南方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综合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杨帆,董燕,徐明岗,包耀贤.应用生态学报. 2012(11)
[3]   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J].
袁玲 ;
张宣 ;
杨静 ;
杨春蕾 ;
曹小闯 ;
吴良欢 .
作物学报, 2013, 39 (02) :350-359
[4]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J].
甄丽莎 ;
谷洁 ;
高华 ;
秦清军 ;
陈强龙 .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09) :1811-1818
[5]   长期施肥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
马晓霞 ;
王莲莲 ;
黎青慧 ;
李花 ;
张树兰 ;
孙本华 ;
杨学云 .
生态学报, 2012, 32 (17) :5502-5511
[6]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棉田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J].
王淑彬 ;
杜传莉 ;
黄国勤 ;
赵其国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11) :1687-1692
[7]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施肥对(土娄)土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
李花 ;
葛玮健 ;
马晓霞 ;
黎青慧 ;
任卫东 ;
杨学云 ;
张树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5) :1140-1146
[8]   玉米连作及其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时鹏 ;
高强 ;
王淑平 ;
张妍 .
生态学报, 2010, 30 (22) :6173-6182
[9]   长期施肥管理对红壤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卜洪震 ;
王丽宏 ;
尤金成 ;
肖小平 ;
杨光立 ;
胡跃高 ;
曾昭海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6) :3340-3347
[10]   秸秆、有机肥及氮肥配合使用对水稻土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J].
许仁良 ;
王建峰 ;
张国良 ;
戴其根 .
生态学报, 2010, 30 (13) :3584-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