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梅梁湾冬季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日变化观测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香华 [1 ]
胡维平 [2 ]
杨龙元 [2 ]
张发兵 [3 ]
胡志新 [2 ]
机构
[1]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太湖梅梁湾; 水-气界面; CO2通量; 日变化;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174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应用静态箱式法对太湖梅梁湖区冬季(2003年12月23日8:00~26日6:00)的水气界面CO2通量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共测得60组数据,分析了梅梁湾湖区CO2通量的冬季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较好,风速较小情况下,白天梅梁湾湖区为CO2的汇,极大值出现在14:00时,其平均CO2通量为-3.01 mg.m-2.h-1;夜间梅梁湾湖区CO2通量值为-0.897~1.006 mg.m-2.h-1,其平均通量为-0.02 mg.m-2.h-1;在阴天、风速较大时,湖区CO2通量日变化与前面有较大差异,表现为CO2的强源,最大CO2通量达到76.53 mg.m-2.h-1。
引用
收藏
页码:1425 / 14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海水中总溶解CO2的测试方法和计算 [J].
张滨,马黎明,乔然 .
海洋预报, 1996, (01) :76-79
[2]   贵阳郊区水稻田甲烷释放通量的研究 [J].
曹景蓉,洪业汤 .
土壤通报, 1996, (01) :19-22
[3]   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与进展 [J].
陈泮勤 ;
郭裕福 .
环境科学, 1993, (04) :16-23+93
[4]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 气象出版社 , 于贵瑞, 2003
[5]  
Riverine transport of atmospheric carbon: Sources, global typology and budget[J] . Michel Meybeck. &nbsp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1993 (1)
[6]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屠清瑛主编, 1990
[7]   太湖春季水-气界面碳通量日变化观测研究 [J].
张发兵 ;
胡维平 ;
杨龙元 .
生态环境, 2004, (02) :186-190
[8]   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1998-2002) [J].
孙云明 ;
宋金明 .
海洋科学进展, 2002, (03) :110-118
[9]   生物泵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 [J].
金心 ;
石广玉 .
大气科学, 2001, (05) :683-688
[10]   水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对大气CO2的汇 [J].
严国安 ;
刘永定 .
生态学报, 2001, (05) :82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