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植被对人类旅游干扰的响应

被引:20
作者
武国柱 [1 ]
席建超 [2 ]
刘浩龙 [2 ]
王长发 [1 ]
余治家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宁夏六盘山林业局
关键词
六盘山; 敏感期; 动态响应; 旅游干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从人类旅游干扰与生态系统响应互作的双重视角,选择保护区3个核心景区的不同植被类型,在初春植物萌芽敏感期(旅游"五一"黄金周期间),分别进行0~500次的践踏处理,并在2周、3个月后跟踪调查植被与土壤的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旅游践踏强度与植物生长负效应呈显著相关,各种类型植被都表现为高度降低,盖度下降,种群发生变异,土壤硬度增加等负面效应,即使经过2周和3个月恢复,践踏对植被生长负面影响并没有消失,仍在持续;②不同植被类型对人类旅游践踏干扰响应差别较大。小南川景区对旅游践踏响应最大,梁殿峡次之,野荷谷最小;③结合旅游者对景区土壤裸露度的可接受改变限度(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测定,小南川景区在处理前后,均超过了LAC阈值;梁殿峡景区仅在500次践踏强度处理下,2周后LAC超过阈值,3个月后,恢复到LAC阈值以内;野河谷景区在75~500次践踏处理后,2周内都超过LAC阈值,3个月后250次和500次处理仍超过阈值水平。可见,瞬间饱和践踏很容易对植被带来重大破坏,这些后续变化已影响到旅游者游憩体验。3种地表植被类型中,除野荷谷景区外,小南川和梁殿峡景区植被长期管理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在目前保护区缺乏系统规划建设前提下,采取相关措施已十分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169 / 11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步道对人类践踏干扰的响应研究 [J].
席建超 ;
胡传东 ;
武国柱 ;
吴普 ;
葛全胜 ;
成升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274-284
[2]   登山步道游憩冲击之长期监测——以玉山公园塔塔加步道为例 [J].
刘儒渊 ;
曾家琳 .
资源科学, 2006, (03) :120-127
[3]   旅游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酶及微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 [J].
谭周进 ;
肖启明 ;
杨海君 ;
贺小香 ;
周红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133-138
[4]   放牧对张家界索溪峪景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影响 [J].
谭周进 ;
肖启明 ;
杨海君 ;
李倩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91-96
[5]   关于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 [J].
刘燕华 ;
葛全胜 ;
张雪芹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889-895
[6]   不同旅游干扰下草甸种群生态优势度的差异 [J].
程占红 ;
张金屯 ;
张峰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8) :1476-1479
[7]   干扰的类型、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0, (04) :581-586
[8]   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冯学钢 ;
包浩生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76-79
[9]   旅游干扰对香山黄栌林的影响研究 [J].
刘鸿雁 ;
张金海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02) :96-101
[10]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Alpine Tundra Vegetation after Human Trampling: a 42-year Data Set from 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Colorado, U.S.A[J] . Beatrice E. Willard,David J. Cooper,Bruce C. Forbes.Arctic, Ant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