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7
作者
张晓凡
李莉
高艳霞
卢广平
黄丽
段国宇
机构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降钙素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
D O I
10.13201/j.issn.1009-5918.2014.10.003
中图分类号
R595.4 [药物中毒];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9-2013-12我院急诊医学部收治的6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以入院期间为观察终点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PCT浓度分为正常组、低水平组、高水平组。测定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的血清PCT,比较不同分组患者PCT浓度差异并分析PCT浓度变化与预后关系。结果:164例患者存活35例,死亡29例,存活率为54.7%。根据早期PCT浓度分为正常组、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3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PCT浓度与MODS的发生率比较,高水平组MOD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T动态变化显示:死亡组第1、3、7天PCT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第1天:(1.61±0.76)∶(0.06±0.02),第3天:(2.13±1.32)∶(0.19±0.09),第7天:(2.51±1.26)∶(0.12±0.08),P<0.05];生存组患者PCT于第3天左右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死亡组则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PCT浓度升高可作为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严重程度的指标;及时动态检测PCT,对了解中毒程度,预后评估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86 / 5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细胞因子变化和干细胞的干预[J]. 黄杨,张秀敏,尹文,郝璐,余厚友,王玉同,刘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 (01)
[2]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CRP、WBC计数的变化及意义 [J].
邓晰明 ;
何先弟 ;
汪华学 ;
赵飞 ;
赵士兵 ;
刘成 .
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12) :1284-1285
[3]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与脏器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J].
费军 ;
余洪俊 ;
梁华平 ;
黄显凯 ;
蒋耀光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 (06) :572-575
[4]   百草枯中毒的规范治疗 [J].
田英平 ;
石汉文 ;
佟飞 ;
高恒波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 (05) :559-560
[5]   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J].
隋宏 ;
菅向东 ;
楚中华 ;
张政伟 ;
阚宝甜 ;
张玲 ;
张海艇 .
毒理学杂志, 2007, (01)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