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关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估算

被引:5
作者
位贺杰
张艳芳
朱妮
栗新巧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CASA; 农田生态系统; 碳源/汇; 关中地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3.023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改进的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 biosphere)模型,基于化肥、农膜、农地翻耕、农机运用4类主要碳排放,结合2010年相关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以县(区或市)为单元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及净碳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区碳吸收总量约为6.44×106 t,其中6,7,8月为碳吸收高值月,12,1,2,3月为碳吸收低值月。碳吸收量高于2.0×105 t的县(区或市)分布在宝鸡市北部,咸阳市西部,渭南市中部和西南部。(2)研究区碳排放总量约为1.41×106 t,农用化肥为主要碳排放源,约占89%。碳排放量超过6.00×104 t的县(区或市)分布在渭南市中部、咸阳市中部偏南。(3)研究区净碳汇总量约为5.03×106 t,各县(区或市)净碳汇量均为正值。净碳汇总量超过2.00×104 t的县(区或市)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西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2 +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改进光能利用率模型呼伦贝尔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 [J].
于勇 ;
冯朝阳 ;
陈艳梅 ;
叶生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03) :154-159
[2]   基于低碳经济的山东省德州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 [J].
祁兴芬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1) :157-161
[3]   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袁再健 ;
张京京 ;
付亚男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6) :206-210
[4]   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J].
田云 ;
张俊飚 ;
李波 .
资源科学, 2012, 34 (11) :2097-2105
[5]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分析 [J].
段华平 ;
张悦 ;
赵建波 ;
卞新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5) :203-208
[6]   上海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钱晓雍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7) :1460-1467
[7]   利用CASA模型模拟西南喀斯特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J].
董丹 ;
倪健 .
生态学报, 2011, 31 (07) :1855-1866
[8]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域碳估测 [J].
裴志永 ;
周才平 ;
欧阳华 ;
杨文斌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102-110
[9]   山西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分析 [J].
王静 ;
冯永忠 ;
杨改河 ;
陈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1) :195-200
[10]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差异研究 [J].
颉鹏 ;
蔺海明 ;
黄高宝 ;
王龙强 ;
柴强 .
草业学报, 2009, 18 (04) :2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