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的山东省德州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

被引:4
作者
祁兴芬
机构
[1] 德州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吸收; 碳排放; 碳汇;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3.01.021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依据2001—2010年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及农业投入等数据,对山东省德州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德州市2001—2010年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总量呈增加的趋势,且2004年以来增加的趋势较明显;小麦、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碳吸收量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棉花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吸收量不高;2001—2010年,由于德州市发展生态、高效、优质农作物,碳排放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不同县市由于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特色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碳排放;在这3种途径的碳排放过程中,化肥施用过程中碳排放所占的比例较大,且呈减少的趋势;2001—2010年德州市碳吸收量为6.35×107 t,碳排放总量为4.53×106 t,碳吸收量远远大于碳排放量,说明德州市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山西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分析 [J].
王静 ;
冯永忠 ;
杨改河 ;
陈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1) :195-200
[2]   山东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J].
孙国茂 .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9, (11) :4-11
[3]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 邵伟.金融与经济. 2009(02)
[4]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J].
庄贵阳 .
绿叶, 2007, (08) :22-23
[5]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J].
方精云 ;
郭兆迪 ;
朴世龙 ;
陈安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804-812
[6]   中国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时空差异 [J].
赵荣钦 ;
秦明周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02) :1-6+11
[7]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 [J].
韩冰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4) :6-11
[8]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蓄积及其变化特征研究 [J].
鲁春霞 ;
谢高地 ;
肖玉 ;
于格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3) :35-37
[9]   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地理科学, 2003, (01) :101-106
[10]   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 [J].
刘允芬 .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05) :6-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