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中深地区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油气来源及差异聚集

被引:34
作者
张纪智 [1 ]
王招明 [2 ]
杨海军 [2 ]
徐志明 [1 ]
肖中尧 [2 ]
李中璇 [1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深地区; 盐下白云岩; 油气来源; 油气差异聚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塔里木盆地中深地区储集层样品、原油样品和天然气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中深地区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油气来源及油、气差异聚集现象。通过质谱检测发现储集层及原油样品重排甾烷含量低、C28甾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高,原油中存在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通过天然气组成分析发现N2含量低,为0.24%4.02%。由此判断油气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中寒武统天然气δ13C1值为-51.4‰-44.7‰,干燥系数为0.65~0.78,为原油伴生气;下寒武统天然气δ13C1值为-41.4‰-40.6‰,干燥系数为0.99,为原油裂解气。塔里木盆地深层存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的高含H2S裂解气的充注,中寒武统储集层物性差、裂缝网络体系不发育,故充注程度低,天然气中H2S含量低(0.003 8%0.200 0%);下寒武统储集层物性好、裂缝网络体系发育,故充注程度高,天然气中H2S含量也高(3.25%8.20%)。综上,塔里木盆地中深地区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油气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其差异聚集是储集层物性以及裂缝网络体系发育程度的综合影响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塔里木盆地中深1井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原生油气藏的发现与勘探意义 [J].
王招明 ;
谢会文 ;
陈永权 ;
齐英敏 ;
张科 .
中国石油勘探, 2014, 19 (02) :1-13
[12]   塔中低凸起东部构造解析及勘探领域分析 [J].
苗继军 ;
李明和 ;
杜洪莲 ;
范蕾 ;
肖建英 ;
邱鸣寰 ;
杨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2) :257-262
[13]   塔北地区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米敬奎 ;
张水昌 ;
陈建平 ;
王晓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01) :21-25
[14]   塔中隆起原油特征与成因类型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杨海军 ;
顾乔元 ;
韩剑发 ;
石磊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5) :635-642
[15]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再认识 [J].
赵孟军 ;
王招明 ;
潘文庆 ;
柳少波 ;
秦胜飞 ;
韩剑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4) :417-423
[16]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有效烃源岩评价.[D].鲍典.成都理工大学.2008, 09
[17]   塔中Ⅰ号坡折带高熟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杨海军 ;
顾乔元 ;
李玉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2) :210-216
[18]   塔里木古生界克拉通盆地海相油气富集规律与古隆起控油气论 [J].
赵靖舟 ;
王清华 ;
时保宏 ;
秦胜飞 ;
刘洪军 ;
杨斌谊 ;
曹青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703-712
[19]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油源对比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方向 [J].
马安来 ;
金之钧 ;
王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56-362
[20]   一个典型的寒武系油藏:塔里木盆地塔中62井油藏成因分析 [J].
肖中尧 ;
卢玉红 ;
桑红 ;
潘振中 ;
李毓丰 .
地球化学, 2005, (02) :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