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被引:24
作者
童永生
李曼英
李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4] 江苏南京
[5] 北京
关键词
广东南雄盆地;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在过去的30年中有数支考察队在广东南雄盆地进行了白垩纪和古近纪地层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文综合了南雄盆地近年的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湖北新洲盆地时代相当于浓山组的地层中得到的同位素年龄,认为上湖组时代大体上与Danian期相当,或相当于北美哺乳动物分期Puercan和Torrejo-nian期,其底界接近于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界线剖面恐龙蛋壳稳定同位素记录:地层及古环境意义 [J].
赵资奎 ;
严正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135-141
[2]   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K/T)交界恐龙蛋壳的铱丰度异常 [J].
赵资奎 ;
毛雪瑛 ;
柴之芳 ;
欧阳宏 ;
佘德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5) :425-430
[3]   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分期 [J].
童永生 ;
郑绍华 ;
邱铸鼎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5, (04) :290-306
[4]   白垩纪红层碳酸盐岩和恐龙蛋壳碳氧同位素组成及环境意义 [J].
杨卫东 ;
陈南生 ;
倪师军 ;
南君亚 ;
吴明清 ;
蒋九余 ;
叶健骝 ;
奉新湘 ;
冉勇 .
科学通报, 1993, (23) :2161-2163
[5]   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交界恐龙绝灭问题 [J].
赵资奎 ;
叶捷 ;
李华梅 ;
赵振华 ;
严正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1, (01) :1-12
[6]   广东南雄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组合序列 [J].
余汶 ;
顾和林 ;
张显球 .
古生物学报, 1990, (02) :160-182+263
[7]   广东南雄盆地古新世早期孢粉组合 [J].
李曼英 .
古生物学报, 1989, (06) :741-750+828
[8]   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系与第三系界线及轮藻化石 [J].
黄仁金 .
古生物学报, 1988, (04) :457-468+472
[9]   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第三系界线地层岩性特征及环境分析 [J].
刘云 ;
王宗哲 .
地层学杂志, 1986, (03) :190-203+249
[10]   南雄盆地坪岭剖面罗佛寨群的划分及其生物群附视频 [J].
张显球 .
地层学杂志, 1984, (04) :23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