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河北两次大(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16
作者:
赵斌
[1
]
赵萃萍
[1
]
闫巨盛
[2
]
马小山
[2
]
冯天卿
[2
]
机构:
[1] 河北省蔚县气象局
[2] 河北省衡水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大(暴)雪;
低空气流;
暖平流;
垂直螺旋度;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0.03.002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选取河北省2003年和2004年两次较大的降雪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它们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南北两支槽在110°E附近同位相叠加、地面气压场"北高南低"并在河套地区有倒槽生成是河北出现大(暴)雪的有利形势。低层暖温舌和暖平流的存在为大(暴)雪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热力条件。槽前西南气流、低层偏东气流和低空急流都能为产生大(暴)雪带来充足的水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水平散度结构和整层为垂直上升气流的分布,加强了上空的抽吸作用,有利较大降雪的发生。而整层是正涡度(正垂直螺旋度)对垂直上升运动最有利。925 hPa和850 hPa温度同时降至0℃以下,且地面气温小于等于1℃是适合降雪的温度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