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超高压变质地体四道河地区岩石学研究

被引:4
作者
鄢全树
钟增球
周汉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地体; 岩石学; 四道河; 大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四道河地区超高压变质岩剖面的研究分析显示,该剖面有3种岩石类型:榴辉岩类、片麻岩和面理化含榴花岗岩。榴辉岩具不同程度的退变质现象,呈透镜体状产出于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和面理化含榴花岗岩中,原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和金红石。榴辉岩退变为斜长角闪岩近于等化学系列;片麻岩在主量成分上与榴辉岩及其退变产物(斜长角闪岩)存在突变关系,但微量元素与榴辉岩有一定的相似性;面理化含榴花岗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点为:富SiO2 、K2 O +Na2 O和高价阳离子Ga、Y以及REE ,K2 O/Na2 O值低,贫Al、Ca、Mg、Ti、P ,结合构造环境、同位素及年代学资料分析,其应属于后碰撞造山A型花岗岩。基于以上认识推断:大陆板片俯冲至上地幔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表壳岩变质形成榴辉岩;当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至中下地壳时发生了强烈的减压退变质作用形成斜长角闪岩,随后,与片麻岩及面理化含榴花岗岩一道从中下地壳向地表进一步折返,并一同经历了后期的变质变形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别—苏鲁超高压地体中面理化含榴花岗岩的成因研究 [J].
杨启军 ;
钟增球 .
地球科学, 2004, (02) :169-176
[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米超高压变质岩岩相学特征与变质变形史 [J].
游振东 ;
苏尚国 ;
梁凤华 ;
张泽明 .
岩石学报, 2004, (01) :43-52
[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50m)榴辉岩岩石化学研究 [J].
张泽明 ;
许志琴 ;
刘福来 ;
游振东 ;
沈昆 ;
杨经绥 ;
李天福 ;
陈世忠 .
岩石学报, 2004, (01) :27-42
[4]   隐藏在苏鲁地体斜长角闪岩锆石中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信息 [J].
刘福来 ;
张泽明 ;
许志琴 ;
杨经绥 ;
S.Maruyama .
地球学报, 2003, (05) :409-414
[5]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进展 [J].
叶凯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3) :141-148
[6]   大别山碧溪岭地区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分析 [J].
索书田 ;
钟增球 ;
周汉文 ;
游振东 .
地学前缘, 2001, (02) :385-394
[7]   大别山西部面理化含榴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J].
张宏飞 ;
钟增球 ;
高山 ;
张本仁 ;
李惠民 .
科学通报, 2001, (10) :843-846
[8]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J].
从柏林 ;
王清晨 .
科学通报, 1999, (11) :1127-1141
[9]   榴辉岩和围岩片麻岩之间的关系:来自片麻岩副矿物包裹体的研究 [J].
刘景波 ;
吴颖 ;
国联杰 .
科学通报, 1997, (23) :2531-2534
[10]   大别山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的不平衡退变质反应及动力学 [J].
张泽明 .
地球科学, 1996, (05)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