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革命带回来”:社会学新视野的拓展

被引:109
作者
应星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2]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社会学与中共党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革命; 政治文化; 路线; 事件社会学;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6.04.001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D02 [革命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韦伯和陈寅恪等人的启发下,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试图将"革命"这个社会学的经典母题重新带回到中国社会学界,以此拓展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这种新的研究路数尝试围绕阶级路线、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等重点,在借鉴实证史学资料收集法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和事件社会学的方式来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独特的政治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复杂而深远的历史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9
页数:39
相关论文
共 72 条
[1]   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再反思 [J].
应星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 (04) :59-63
[2]   红四军领导机构的演化与主力红军的组织形态 [J].
应星 .
苏区研究, 2016, (03) :14-42
[3]   苏区革命与地方社会:查田运动之发轫新探 [J].
孟庆延 .
开放时代, 2015, (06) :82-103+6
[5]   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 [J].
刘永华 ;
张侃 ;
饶伟新 ;
黄向春 ;
应星 ;
程美宝 ;
刘昶 ;
刘一皋 ;
刘志伟 ;
孟庆延 ;
齐小林 ;
郑振满 ;
杨奎松 ;
梁勇 ;
郑莉 ;
胡玉春 ;
丁仁祥 ;
王才友 ;
满永 ;
王奇生 ;
黄道炫 ;
张宏卿 ;
黄文治 ;
麻国庆 ;
郭凡 .
开放时代, 2015, (02) :11-80
[7]   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 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 [J].
周飞舟 .
社会, 2015, 35 (01) :26-48
[9]   中共早期地方领袖、组织形态与乡村社会 以曾天宇及其领导的江西万安暴动为中心 [J].
应星 ;
李夏 .
社会, 2014, 34 (05) :1-40
[10]   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 [J].
肖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9) :88-1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