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高考改革的难点思考与展望

被引:5
作者
胡纵宇 [1 ,2 ]
毛建平 [3 ]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电力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双轨制高考; 高考改革; 多样化; 技能型;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4.10.013
中图分类号
G632.474 [考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考改革牵动着教育改革的全局。长期单一模式的高考与追求学历的路径相互作用,彼此助长,双轨制高考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工程人才培养的共同需要。笔者认为,双轨制高考改革意味着重新建轨,轨道需要科学规划,改革过程中需注意双轨的前后联接与互通、对运行进行监督反馈,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改革要突破几个难点:充分认识办学定位的复杂性,不囿于职高与普高、高职与普本的形式分轨;畅通人才培养及流动通道,避免分数决定轨道的陈旧模式;合理设计改革方案,兼顾公平与效率;转变人才观,建立改革的社会支持系统。双轨制高考改革意味着重新建轨,需要科学规划轨道,改革过程中应注意双轨的前后联接与互通,对运行进行监督、反馈,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高考改革的关键:高校走到招生“前台” [J].
朱卫国 .
阅江学刊, 2013, 5 (06) :23-26
[2]   美国工程教育的政策动向及其启示 [J].
姚威 ;
邹晓东 ;
胡珏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05) :28-33+89
[3]   高考改革的目标模式与推进策略 [J].
张芃 .
教育研究, 2012, 33 (08) :101-107
[4]   路径依赖理论研究进展评析 [J].
尹贻梅 ;
刘志高 ;
刘卫东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33 (08) :1-7
[5]   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 [J].
刘海峰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05) :1-6
[6]  
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07)
[7]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 [J].
郑若玲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2) :14-29+187
[8]   中国高考向何处去? [J].
刘海峰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2) :2-13+187
[9]   高考改革中的冲突问题评述 [J].
王后雄 .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9) :11-15
[10]   法国高校招考制度及其启示 [J].
郑若玲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