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一次引发强降水的东北冷涡的演变机理及能量特征研究
被引:14
作者:
傅慎明
[1
]
孙建华
[1
,2
]
张敬萍
[3
]
李崴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3]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
[4] 河北省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东北冷涡;
Eady增长率;
涡度收支;
动能收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NCEP CFS 0.5°×0.5°的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FY-2E卫星TBB资料对2013年7月上旬的一次引发强降水过程的东北冷涡典型个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诊断,研究表明:(1)本例冷涡的发展期是其降水和对流活动的最活跃时期,其对应的最小TBB在-60℃以下,最强6 h降水可达124 mm,南海、黄海和日本海是冷涡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2)本例东北冷涡是一个深厚的斜压涡旋系统,其最强斜压区和动能大值区主要位于涡旋外围;冷涡的冷心结构主要位于对流层中高层和对流层低层。(3)涡度收支表明,与对流活动密切相关的垂直涡度平流是本次冷涡产生的主导因子;涡度垂直输送和辐合作用是冷涡快速发展的主导因子;而辐散作用则最终导致了冷涡的消亡。(4)能量收支表明,旋转风动能制造是冷涡生成过程中动能的主要产生方式,而冷涡发展期,旋转风动能输送是冷涡动能维持的主导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554 / 565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