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不同品种水稻株型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46
作者
邢志鹏
吴培
朱明
钱海军
曹伟伟
胡雅杰
郭保卫
魏海燕
许轲
戴其根
霍中洋
张洪程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种植; 农艺; 水稻; 机械化种植方式; 株型; 抗倒伏; 茎秆物理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明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不同品种水稻株型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籼粳交水稻(甬优2640和甬优1640)、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武运粳27)和杂交籼稻(新两优6380和II优084)共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高产栽培模式下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方式对水稻叶形、叶姿、穗型、秆型及植株抗倒性能的影响,初步研明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下水稻株型特征与抗倒伏能力及差异。结果表明,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最高,毯苗机插水稻产量其次,机械直播水稻产量最低,差异显著(P<0.05)。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使水稻上三叶叶长增长,比叶重增大,叶基角和披垂度减小,使水稻群体高效叶叶面积增加,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协同增加,穗型变大,粒叶比提高,并且使水稻株高增高,秆长增长,穗下节间增长(P<0.05)。水稻基部1~3节间于钵苗机插方式下,较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长度缩短、茎秆变粗、茎壁增厚、节间干质量增加、充实度变好、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增大、倒伏指数降低(P<0.05)。因此,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地区,钵苗机插能改善水稻株型,优化水稻群体结构,提升水稻抗倒性能,是实现水稻丰产、高产且低倒伏风险的较优机械化种植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J].
罗锡文 ;
廖娟 ;
胡炼 ;
臧英 ;
周志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1) :1-11
[2]   播期对机插水稻产量构成特征的影响 [J].
邢志鹏 ;
曹伟伟 ;
钱海军 ;
胡雅杰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郭保卫 ;
罗学超 ;
李德剑 ;
刘国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3) :22-31
[3]   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J].
叶靖 ;
董立强 ;
王术 ;
贾宝艳 ;
黄元财 ;
王岩 .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 (06) :73-75
[4]   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产量、株型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J].
胡雅杰 ;
曹伟伟 ;
钱海军 ;
邢志鹏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郭保卫 ;
高辉 ;
沙安勤 ;
周有炎 ;
刘国林 .
作物学报, 2015, 41 (05) :743-757
[5]   不同秧龄和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株型的影响 [J].
吕腾飞 ;
周伟 ;
孙永健 ;
朱懿 ;
严奉君 ;
杨志远 ;
马均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41 (02) :169-178
[6]   杂交籼稻F优498机械化种植的茎秆理化性状与抗倒伏性 [J].
雷小龙 ;
刘利 ;
刘波 ;
黄光忠 ;
马荣朝 ;
任万军 .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28 (06) :612-620
[7]   水稻甬优12不同产量群体的株型特征 [J].
韦还和 ;
李超 ;
张洪程 ;
孙玉海 ;
马荣荣 ;
王晓燕 ;
杨筠文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郭保卫 .
作物学报, 2014, 40 (12) :2160-2168
[8]   机插条件下籼粳杂交稻茎秆的抗倒性评价及成因分析 [J].
姜元华 ;
张洪程 ;
赵可 ;
许俊伟 ;
韦还和 ;
王文婷 ;
孟天瑶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郭保卫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9) :19-29
[9]   氮肥追施方法和追用时期对超级早稻株型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J].
曾勇军 ;
吕伟生 ;
潘晓华 ;
朱德峰 ;
谭雪明 ;
黄山 ;
商庆银 ;
石庆华 .
作物学报, 2014, 40 (11) :2008-2015
[10]   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动态特征及高产形成机制的探讨 [J].
胡雅杰 ;
邢志鹏 ;
龚金龙 ;
刘国涛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郭保卫 ;
沙安勤 ;
周有炎 ;
罗学超 ;
刘国林 .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05) :86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