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四方台组—明水组高精度层序地层特征与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24
作者
张雷
王英民
李树青
韩建辉
张新涛
祝彦贺
王改云
杨婷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沉积充填; 演化; 四方台组—明水组;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地震、测(录)井、岩芯、露头、古气候及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地震合成记录标定,结合盆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在松辽盆地北部四方台组—明水组共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古暴露界面、河道侵蚀冲刷面、地层叠加型式转换面4类层序界面,并识别划分出1个新的超层序界面SB4,最终将四方台组—明水组划分为1个超层序组,2个超层序(SSQ1和SSQ2),6个三级层序(SQ1-SQ6),17个体系域,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盆地北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为:层序SQ1~SQ3(SSQ1)沉积时期,盆地主要发育南北向长轴物源的河流及滨浅湖沉积;层序SQ4~SQ6(SSQ2)沉积时期,盆地主要发育东西向短轴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及滨浅湖沉积;从四方台组时期开始,盆地沉积中心向西北方向不断迁移。根据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储盖组合分布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可知:纵向上四方台组时期层序SQ1发育本区最有利的储盖组合,而大安—新站地区SQ1低位体系域厚层河床砂岩为本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最有可能形成构造-岩性次生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679 / 168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Forming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Yingshan Formation of Yuqi block in Akekule arch;Tarim Basin.[J].旷理雄;郭建华;黄太柱;.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 02
[2]   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纪超层序特征 [J].
林春明 ;
冯志强 ;
张顺 ;
赵波 ;
卓弘春 ;
李艳丽 ;
薛涛 .
古地理学报, 2007, (06) :619-634
[3]   松辽盆地北部浅层层序地层划分与油气特征 [J].
李树青 ;
王英民 ;
李志军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S1) :12-15+8
[4]   构造反转期层序划分和可容纳空间的变化机制——以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构造反转期为例 [J].
李树青 ;
王英民 ;
王岩 ;
张顺 ;
赵波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3) :1-6
[5]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姚家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界面特征 [J].
卓弘春 ;
林春明 ;
李艳丽 ;
冯志强 ;
张顺 ;
赵波 .
沉积学报, 2007, (01) :29-38
[6]   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层序地层研究 [J].
孙钰 ;
钟建华 ;
姜在兴 ;
于雯泉 ;
操应长 ;
饶孟余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1-7
[7]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J].
胡望水 ;
吕炳全 ;
张文军 ;
毛治国 ;
冷军 ;
官大勇 .
地质科学, 2005, (01) :16-31
[8]   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J].
郭巍 ;
刘招君 ;
董惠民 ;
赵羽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2) :216-221
[9]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侯贵廷 ;
冯大晨 ;
王文明 ;
杨默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49-53
[10]   陆相坳陷型和断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样式探讨 [J].
朱筱敏 ;
康安 ;
王贵文 .
沉积学报, 2003, (02) :28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