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透明人”到“践行者”:高校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2021地平线报告(信息安全版)》之启示

被引:16
作者
李艳
陈新亚
孙丹
朱雨萌
翟雪松
机构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地平线报告; 高等教育; 信息安全; 技术伦理; 数据安全;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21.03.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0102 ;
摘要
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在教育应用中也未能例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推动着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给高校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各种教育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中,高校师生很容易成为"透明人",这促使技术伦理和隐私保护议题被提上日程。2021年2月,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发布了《2021地平线报告(信息安全版)》,该报告以信息安全为主题,重点分析了未来影响高校信息安全的六项关键技术和实践,主要包括:云供应商管理、端点检测与响应、多因素验证和单点登录、保存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研究安全性以及学生数据隐私和管理。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安全领域也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如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合法性和真实合理性问题、数据存储和共享过程中的泄露问题以及数据分析与应用中的价值伦理取向问题等。在此背景下,《2021地平线报告(信息安全版)》的发布,给我国高校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加快顶层框架设计,完善职能部门责权;利用技术制约效应,建立自评自测体系;探索校企联防机制,严守数据安全红线;普及技术伦理教育,践行信息安防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现状研究 [J].
赵锐 .
长江技术经济, 2021, 5(S1) (S1) :184-186
[2]   “精准识别”的悖论及其意外后果——人脸情绪识别技术应用于大学课堂的冷思考 [J].
程猛 ;
阳科峰 ;
宋文玉 .
重庆高教研究, 2021, 9 (06) :78-86
[3]   多模态学习分析:理解与评价真实学习的新路向 [J].
汪维富 ;
毛美娟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2) :25-32
[4]   “人工智能+教育”驱动下的教师知识结构重构——论融入伦理的AIPCEK框架及其发展模式 [J].
邓国民 ;
李云春 ;
朱永海 .
远程教育杂志, 2021, 39 (01) :63-73
[5]   轻量级生理反馈技术的教育应用及测量——基于2015—2020年的文献综述 [J].
翟雪松 ;
束永红 ;
楚肖燕 ;
朱雨萌 .
开放教育研究, 2020, 26 (06) :37-46
[6]   教育技术:应该按照“教育的逻辑”考量“技术” [J].
安富海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9) :27-33
[7]   隐私保护与开放共享: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数据治理变革 [J].
田贤鹏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5) :33-38
[8]   规避伦理风险:智能时代教育回归原点的中国智慧 [J].
王嘉毅 ;
鲁子箫 .
教育研究, 2020, 41 (02) :47-60
[9]   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J].
于淑月 ;
李想 ;
于功敬 ;
孙健 ;
张忠海 ;
成苈委 .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9, 27 (10) :5-12
[10]   智能教育时代下人工智能伦理的内涵与建构原则 [J].
杜静 ;
黄荣怀 ;
李政璇 ;
周伟 ;
田阳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7)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