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黎中宝
机构
[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福建厦门
[2]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3] 福建厦门
关键词
牙鲆; 等位酶;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346 [生态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牙鲆养殖群体(F1代)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牙鲆养殖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牙鲆群体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的变化为1 19(0 11)~1 24(0 10).多态位点百分数的变化为14 29%~23 81%.期望杂合度的变化为0 056(0 036)~0 057(0 033).观察杂合度的变化为0 099(0 065)~0 104(0 065).牙鲆群体间遗传分化较低,群体间分化度为0 005,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有99 5%来自群体内,有0 5%来自群体间.群体间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均值分别为0 001和0 999.群体间基因流很大,等于49 75.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牙鲆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Ⅱ.等位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J].
黎中宝 ;
邹志华 ;
常建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3)
[2]   牙鲆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Ⅰ.组织特异性研究 [J].
黎中宝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3, (02) :7-10
[3]   几种优良养殖对虾杂合性的比较研究 [J].
黎中宝 ;
吴仲庆 .
海洋科学, 2002, (12) :45-48
[4]   鲈鱼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Ⅱ.种群生化遗传结构及变异 [J].
徐成 ;
王可玲 ;
张培军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248-254
[5]   真鲷野生群体和人工繁殖群体的同工酶遗传差异 [J].
王伟继 ;
孔杰 ;
庄志猛 ;
孟宪红 .
生物多样性, 2000, (04) :391-396
[6]   山东近海牙鲆同工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J].
尤锋 ;
王可玲 ;
相建海 ;
徐成 ;
吴谡琦 .
海洋与湖沼, 1999, (02) :127-133
[7]   5种海水鱼同工酶表达的组织特性及其电泳的初步分析 [J].
王可玲 ;
尤锋 ;
徐成 ;
吴谡琦 .
海洋与湖沼, 1996, (06) :626-631+682
[8]   中国近海带鱼种群生化遗传结构及其鉴别的研究 [J].
王可玲,张培军,刘兰英,尤锋,徐成,王建飞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1) :93-104
[9]   鱼类同工酶和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 [J].
朱蓝菲 .
水生生物学报, 1992, (02) :183-185+197
[10]   鱼类繁育群体遗传性能的保护 [J].
李思发 .
水产学报, 1988, (03) :28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