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王兵 [1 ,2 ]
刘国彬 [2 ]
张光辉 [1 ,2 ]
杨艳芬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压力指数; 退耕还林(草)工程; 中尺度;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3.03.059
中图分类号
S721 [造林计划与实施];
学科分类号
090702 ;
摘要
退耕还林(草)工程作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主要措施,对于加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有着巨大的作用。基于耕地压力指数,以陕西省延安中尺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评估了该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现了以粮食换生态的目的,使北部森林草原区耕地压力下降了75.5%,南部森林区则基本持平。2003年以来,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粮食补贴政策的变化以及随着该工程的结束,复垦现象时有发生。2004—2009年北部森林草原区和南部森林区耕地压力较2003年分别增加了1.8~4.8倍和1.1~1.7倍。南部森林区2007年后耕地压力大于1,应引起重视。今后仍需保证粮食补贴的长期性与稳定性,确保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土高原丘陵区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探索.[M].田均良等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2]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M].吴钦孝;杨文治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3]   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坡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J].
姜娜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6) :36-41
[4]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以陕西省清涧、米脂、子洲、吴堡县为例 [J].
成六三 ;
吴普特 ;
赵西宁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0) :1689-1697
[5]   吴起县退耕后农户生产经营与粮食供需状况 [J].
李文卓 ;
谢永生 ;
李晓 ;
江青龙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4) :209-213
[6]   退耕还林工程对米脂县农业生态经济演替过程的影响 [J].
李奇睿 ;
王继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3) :206-210
[7]   退耕还林后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态势分析 [J].
苏鑫 ;
王继军 ;
李慧 ;
牛艳利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1) :186-190
[8]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J].
李占斌 ;
朱冰冰 ;
李鹏 .
土壤学报, 2008, (05) :802-809
[9]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J].
贾晓娟 ;
常庆瑞 ;
薛阿亮 ;
蔚霖 ;
王德彩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3) :182-185
[10]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J].
刘诚 ;
刘俊昌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