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偷偷地看牌?——中国证监会內幕交易执法的窘境与规范检讨

被引:23
作者
吕成龙
机构
[1] 深圳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监会; 内幕交易; 信义义务; 平等获得理论; 证券监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1994年以来,证监会已经累计处理了208例内幕交易案件,他们迥然相异的身份特质,为我们系统地反思《证券法》和证监会的内幕交易监管行为,提供了扎实的实证基础。在这些内幕交易处罚中,证监会的行政执法已经逾越了《证券法》第73条和第74条的授权边界,将本来有限的内幕交易查处对象直接扩张到一种涵盖"任何人"的监管模式,使得第74条的具体列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究其原因,第74条规定的基于身份特质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和未加解释的"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已经无法全面规制目前愈加复杂、外溢的内幕交易活动。为此,《证券法》应建立以信息平等获得理论为基础的内幕交易监管理论,使任何拥有内幕信息并藉此交易的人都因其行为和损害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不仅有利于防止在信义义务的窠臼中徘徊不前,也有利于应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复杂新局面。同时,为了有效地平衡执法成本和社会效益,应设置内幕交易的责任阶梯和区别责任,不断促进内幕交易执法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7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我国《证券法》需要什么样的证券定义 [J].
吕成龙 .
政治与法律, 2017, (02) :138-150
[2]   内幕交易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司法观察 [J].
王林清 .
中外法学, 2015, 27 (03) :767-784
[3]   中国过于宽泛的内幕交易执法制度——法定授权和机构实践 [J].
郝山 ;
陶永祺 ;
卫绮骐 .
交大法学, 2014, (02) :71-84
[5]   日本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规制的最新动态及借鉴——以2013年《金融商品交易法》修订为线索 [J].
段磊 .
证券市场导报, 2014, (06) :69-73
[6]   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识别的理论基础及逻辑展开 [J].
曾洋 .
中国法学, 2014, (02) :158-182
[7]   论内幕交易犯罪最新司法解释及法律适用 [J].
刘宪权 .
法学家, 2012, (05) :39-51+176
[8]   制度利益衡量的逻辑 [J].
梁上上 .
中国法学, 2012, (04) :73-87
[9]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利性并购的隧道阻遏研究 [J].
赵骏 ;
吕成龙 .
现代法学, 2012, 34 (04) :83-97
[10]   国家干预的法系差异——以证券市场为重心的考察 [J].
缪因知 .
法商研究, 2012, 29 (01) :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