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法》需要什么样的证券定义

被引:19
作者
吕成龙
机构
[1] 深圳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券定义; 证券品种; 投资合同; 证券法修改;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7.02.011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我国《证券法》的修改过程中,需冷静地思考证券定义扩大的节奏与具体内容的把握。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性观察可以发现,我国法上的证券定义的作用主要在于为社会提供合法、明确、可得的证券投融资渠道,避免非法集资者,这与美国法上的证券定义演绎过程有重大的区别。各国法上的证券定义与各自监管立场、目标和社会制度密切相关,不能轻易而盲目地进行制度移植。在我国当今语境下,我国《证券法》对证券定义的扩展仍然在于为社会提供创新的融资手段,而非为种类繁多、自由创新的任何证券产品提供兜底性的监管。因此,我国《证券法》上的证券定义不宜过宽,更不能扩展至"投资合同",而应循序渐进地处理好具体的股权类和债务类证券产品范围,审慎把握证券定义扩大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3]   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治理的异化和重构 [J].
李建伟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 21 (03) :156-162
[4]   《反海外腐败法》管辖权扩张的启示——兼论渐进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路径 [J].
赵骏 ;
吕成龙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 (02) :14-31
[5]   论证券概念的扩大及对金融监管的意义 [J].
姚海放 .
政治与法律, 2012, (08) :22-29
[6]   金融市场:机构监管?功能监管? [J].
廖凡 .
金融市场研究, 2012, (01) :96-103
[7]   论民事诉讼前置程序 [J].
刘敏 .
中国法学, 2011, (06) :106-116
[9]   试论美国工业化的起源 [J].
付成双 .
世界历史, 2011, (01) :44-55+159
[10]   我国有限合伙立法若干问题探析 [J].
陈历幸 .
政治与法律, 2006, (01) :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