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旋转变形机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12
作者
范桃园
孙玉军
吴中海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旋转变形; 块体模型; 数值模拟; 接触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下,青藏高原受到华南块体、鄂尔多斯块体等不同程度的阻挡,引起高原的整体隆升。青藏高原东南缘发生物质向南"逃逸",青藏高原东缘现今的地壳运动表现为围绕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发生顺时针的旋转。针对青藏高原东缘的旋转变形特征,基于以大型活动断裂为界的块体构造模型,利用粘弹性接触单元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控制青藏高原东缘旋转变形的动力学环境,模拟的GPS速度与实测GPS速度能够较好的地吻合,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和活动断层的性质也能够较大程度地吻合,模拟过程采用的边界及其代表的动力学环境表明,青藏高原东缘整体受控于印度板块的持续碰撞和稳定的华南板块的阻挡,在下地壳的拖曳和重力作用下,青藏高原物质从南部边界"逃逸"。在"逃逸"过程中,受印度板块斜向俯冲作用的影响,沿实皆断裂缅甸板块对巽他板块的剪切拉升作用是形成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旋转运动和地壳变形的重要因素,也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旋转活动构造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与现今地应力场三维粘弹性模拟研究 [J].
范桃园 ;
陈群策 ;
吴中海 ;
龙长兴 ;
杨振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 (03) :1140-1149
[2]   最新GPS数据揭示的东构造结周边主要断裂带的运动特征 [J].
唐方头 ;
宋键 ;
曹忠权 ;
邓志辉 ;
王敏 ;
肖根如 ;
陈为涛 .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 (09) :2119-2128
[3]   南海及周围地区的现今构造运动 [J].
李延兴 ;
张静华 ;
周伟 ;
栾锡武 ;
胡新康 ;
张中伏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 (03) :10-16
[4]  
Late Quaternary normal faulting and its kinematic mechanism of eastern piedmont fault of the Haba-Yulong Snow Mountains in northwestern Yunnan, China[J]. WU ZhongHai1, ZHANG YongShuang1, HU DaoGong1, ZHAO XiTao2 & YE PeiSheng1 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2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9(10)
[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PS observed clockwise rotation around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 in the Tibetan Plateau [J].
Cao JianLing ;
Shi YaoLin ;
Zhang Huai ;
Wang Hui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 54 (08) :1398-1410
[7]   中国大陆岩石圈等效粘滞系数的计算和讨论 [J].
石耀霖 ;
曹建玲 .
地学前缘, 2008, (03) :82-95
[8]   川滇地区下地壳流动对上地壳运动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J].
王辉 ;
曹建玲 ;
张怀 ;
张国民 ;
石耀霖 ;
申旭辉 .
地震学报, 2007, (06) :581-591+671
[9]   川西及其邻近地区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与强震复发模型 [J].
徐锡伟 ;
张培震 ;
闻学泽 ;
秦尊丽 ;
陈桂华 ;
朱艾斓 .
地震地质, 2005, (03) :446-461
[10]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与强震活动 [J].
张国民 ;
马宏生 ;
王辉 ;
王新岭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60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