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问题再审视

被引:6
作者
孙立会
李芒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学问领域; 审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经历前期的快速发展以后,当前遭遇了瓶颈期。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教育技术这门学科。文章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借鉴日本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些基本思想,试图提出"教育技术"是一个不可拆分的词语,是作为一种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特方法而存在的一门学科,其未来会走向"器物"之学,发展之终点可概括为"无为";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之学,因此可看成是一门行动科学,落脚点是人的"行为",其哲学基础是行为科学的人类观;未来的教育技术研究需要走向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更加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逐渐增强的本土化意识,在深刻体悟学科特长与特短中寻找新的平衡点,在反思之中加强学科的历史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谈教育技术研究中文化传承、理论溯源和学派精神的缺失 [J].
李艺 ;
安涛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4) :15-20
[2]   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 [J].
南国农 .
现代教育技术, 2010, 20 (04) :5-7
[3]   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一)——“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 [J].
李龙 .
电化教育研究, 2006, (11) :3-8
[4]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M].南国农;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  
向哲学回归.[M].(日) 梅原猛; (日) 稻盛和夫; 著.东方出版社.2012,
[6]  
存在与时间.[M].(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7]  
社会学的想象力.[M].(美) 米尔斯;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8]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法) 迪尔凯姆 (Durkeim;E.) ; 著.商务印书馆.2011,
[9]  
南渡集.[M].冯友兰;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0]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