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内涵、分类、测量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

被引:3
作者
徐真真
汪凤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谦虚; 人格特质; 谦虚测量; 谦虚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谦虚是一种优秀的人格特质,在行为上表现出亲社会的性质。从认知上讲,谦虚也包括个体对自己优势的客观认知与评价。从真伪性上谦虚可以分为真谦虚和假谦虚,根据动机的不同又可分为亲和性谦虚和防御性谦虚。自陈问卷被用来对个体的谦虚心理或者谦虚的某个维度进行测量。作为一种积极人格特质,谦虚对个体有诸多积极价值,也与其他积极变量有密切联系。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对谦虚内涵和本质的理解,发展更多客观、科学的谦虚测量方法以及促进谦虚的应用研究和本土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大学生谦虚心理结构探索及问卷编制 [J].
梁小玲 ;
苗元江 ;
顾宇娇 ;
王婕 .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 (11) :23-27
[2]   大学生谦虚问卷的初步编制 [J].
谢威士 ;
汪凤炎 .
心理研究, 2014, 7 (05) :82-87
[3]   谦虚研究述评 [J].
苗元江 ;
梁小玲 .
上海教育科研, 2012, (01) :42-45
[4]  
自谦的研究综述.[J].张宁;.社会心理科学.2011, 07
[5]   论谦虚心与学习 [J].
燕国材 .
上海教育科研, 2010, (10) :52-54
[6]  
自谦:中国人一种重要的行事风格初探.[J].胡金生;黄希庭;.心理学报.2009, 09
[7]   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 [J].
郑桃云 .
继续教育研究, 2009, (02) :144-145
[8]   传统和现代视野中的自谦 [J].
胡金生 .
心理学探新, 2007, (03) :19-21+43
[9]   “谦”的德性传统及其当代命运 [J].
吕耀怀 .
道德与文明, 2007, (03) :18-24
[10]   华人社会中的自谦初探 [J].
胡金生 ;
黄希庭 .
心理科学, 2006, (06) :1392-1395